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农民修建淤地坝形成高产农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安8月29日电(记者 陈钢)记者从陕西省水保局了解到,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农民近年修建的“拦泥又收粮”的淤地坝,已形成高产农田80多万亩,每年可提供粮食2亿多公斤,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

    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修建沟坝就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沟道里“筑道墙 ”。这堵“墙”既可以调节洪水强度和蓄水,又可以拦截从山坡上冲下来的泥沙以及表层土壤携带的大量肥质,使淤积泥土形成平整肥沃的坝地。良好的坝地亩产粮食一般在300公斤左右,是坡耕地的6至7倍,梯田的2至3倍。

    据陕西省水保局介绍,截至2005年底,陕西省3.91万座淤地坝累计形成总库容55.02亿立方米,其中拦泥库容37.26亿立方米,可淤地108万亩,目前已形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80多万亩。

    黄河之患,症在泥沙。修建于沟道中的淤地坝工程,是防止沟道泥沙下泄的一道道防线,是减少泥沙入黄的有效措施。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启动淤地坝建设试点工作以来,陕西省把淤地坝建设作为水利水保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实施了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工程。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将以104条小流域示范坝系建设为重点,计划建设淤地坝2.5万座,其中骨干坝1000座,通过实施淤地坝工程有效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完)

 
 
 相关链接
· 辽宁省06年起重点支持大型水库上游水土流失治理
·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四大片”已治理1/3
· 贵州治理"两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2.63万平方公里
· 长江流域15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万多平方公里
· 全国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92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