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已有10.1万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团组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李亚杰)记者25日从共青团中央组织部了解到,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10.1万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了团组织,占应独立建团的非公有制组织的57.6%,有效覆盖了332万名团员。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负责人2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01年共青团中央在温州召开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以来,各地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努力推动非公团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据了解,沈阳大东团区委近日在当地党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团章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自下而上、发动团员青年自发成立团组织的方式,正式在沈阳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大东店)建立团支部。“这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位负责人说。

    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数量多、分布散、成分杂、转向快、形式新等特点,各地团组织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灵活设置,不断提高团组织的覆盖面,初步形成了“打破地域,条块结合,动态建团”的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组建模式。

    北京市已建立党组织并具备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全部建立团的基层组织;符合建团条件、规模较大(28周岁以下青年人数3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50%以上建立了团组织;符合建团条件、规模较小(28周岁以下青年人数30人以下)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30%以上建立了团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充分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符合独立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建团率达到了95.2%。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说,各地团组织坚持“兼职与专职”相结合,以“精干、选优”为基本要求,结合企业实际与企业团员队伍实际情况,通过间接参与、直接帮扶等形式,多渠道地引导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准配强团干部,有效地促进了团干部队伍建设。

    同时,各级团组织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立足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青工实际,大胆导入国有企业团组织和团的其他战线的活动方式与内容,丰富活动内涵,扩大工作外延,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青工工作水平。

 
 
 相关链接
· 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进一步加快
· 贵州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加大扶持引导力度
· 内蒙古: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投资可抵扣税收
· 河南出台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 贵州正式颁布实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意见》
· 黑龙江省支持非公有制资本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