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0月31日电(记者 董学清)今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日本实施严格的肯定列表制度等严峻挑战情况下,1月到9月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达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6%以上。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农产品出口门槛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农业大省山东注重从源头抓质量,靠质量占市场,努力夯实农产品出口产业基地。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快农业标准制订步伐,标准结构日趋合理。
目前,全省已组织制订种植业地方标准250多项,制订技术规范1000多项,主要农产品初步形成了国家、行业、地方三级相配套,贯穿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标准体系。全省已形成12个国家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县区,种植业基地面积达到3400多万亩。
同时,山东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目前,全省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已发展到87个,有181个市场和259个基地建立了农药残留速测点。龙头企业普遍具备了药残和疫病检测能力。
此外,从2005年开始,山东将农业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推向全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省级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并推广高效低毒农兽药和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从源头上避免出口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山东农产品出口多年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目前,山东农产品出口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带动1300多万人就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