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保监会主席:保险业粗放发展体现为“三高一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王优玲、毛晓梅)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说,中国保险业总体上发展粗放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粗放发展主要体现为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和低效率。

    吴定富在此间召开的2007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说,一些保险公司的业务增长主要依靠增设机构和加大投入谋求外延式扩张,集约经营和内涵式增长的能力不强。

    他表示,目前保险公司管理水平比较低,经营成本特别是高管的薪酬不断攀升,使得“高薪”比保险业增长本身显得影响更大,让人们印象更深。

    据介绍,产险的综合成本从2005年的97.5%上升到2006年的102.7%,寿险公司营业费用从2005年的269.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40.2亿元,增幅高于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速度14.7个百分点。

    吴定富说,保险公司依靠简单的费率和手续费竞争占领市场,保费大量流失,行业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同时,部分保险公司追求短期利益,对保险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严重损害了行业整体形象。

    他表示,在发展结构方面,当前保险业的区域结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有待完善,保险公司处理传统业务与新业务,保障型产品与投资型产品,短期性业务与长期性业务的能力也有待加强。

    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641.4亿元,同比增长14.4%,保险公司总资产1.97万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29%。

吴定富“框定”保险业四大风险 强调监管与发展并举“化险为夷”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毛晓梅、王优玲)“保险业风险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保险业风险的识别、预警、防范和化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1日召开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保险业发展存在隐忧,应保持清醒头脑。

    吴定富将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框定”为四大类别:定价风险、投资风险、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风险和内控不严的风险。

    保险业是一个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所谓定价风险,在寿险领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利差损。上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银行利率连续下调的情况下,寿险业曾出现了巨额利差损。在产险市场上,由于恶性竞争,部分大型商业险项目定价过低,积累了大量经营风险。“随着保险费率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如果保险业在公司管控、定价能力和监管水平等方面跟不上,就有可能出现新的定价风险。”吴定富说。

    近年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放开和可运用资金大量增加,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吴定富指出,保险资金的快速积聚,令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的难度加大,保险资产期限错配风险、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和投资收益的稳定性问题都浮出水面。而随着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保险业正在逐步进入一些全新的领域,对这些领域,保险业在投资经验、专业技术人才和风险控制技术等方面都比较缺乏,对其中潜在的风险,必须慎之又慎。

    对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风险,吴定富言辞十分严厉。“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管理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为人民群众未来养老和医疗积累的准备金。一旦公司治理结构出了问题,这些钱就可能被违规使用,甚至造成重大损失。前几年,保险公司在证券公司的委托理财方面出了一些性质很严重的问题。”他说,“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防范不合格股东把保险公司当作融资平台,是保险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以现代股份制为主要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已成为我国保险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完善治理结构成为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体制保障。

    此外,吴定富指出,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内控严密程度和执行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部分公司,财务数据不真实等现象时有发生。内部控制薄弱,对金融企业来说往往是致命的。

    在加强监管和防范化解风险上,吴定富表示,2007年保监会将以“五管”为重点,即加强高管人员管理、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加强市场行为监管,着力提高监管实效。

    “保险业防范化解风险,必须克服两种倾向。一方面要避免盲目乐观,轻率冒进,另一方面要反对固步自封,无所作为。”吴定富强调,保险业要更好地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最终还是要通过发展提升整体实力,不能把防范风险与行业发展割裂开来。

2006年我国保费收入5641亿多元  赔出1438亿多元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毛晓梅、王优玲)记者从21日在京召开的“2007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获悉,2006年国内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5641.4亿元,同比增长14.4%。全年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累计实现收益955.3亿元,平均收益率5.8%,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从承保业务情况看,2006年,我国财产险保费收入1509.43亿元,同比增长22.6%;寿险保费收入3592.64亿元,同比增长10.6%;健康险保费收入376.9亿元,同比增长20.9%;人身意外险保费收入162.47亿元,同比增长14.9%。截至2006年末,我国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同期GDP的比重)为2.8%,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为431.3元。

    另外,从资金运用情况看,2006年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7785.39亿元,较2006年初增长26.2%。其中,银行存款占33.67%,较2006年初下降2.98个百分点;债券投资占53.14%,较2006年初上升0.49个百分点。由于国内股市表现良好,保险公司全年共拿出912.08亿元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而直接投资股票以及未上市股权的保险资金累计达929.24亿元,占5.22%,比2006年初上升了4.1个百分点。

    据悉,2006年保险公司赔款与给付累计支出1438.46亿元,同比增长26.5%,发挥了保险业应有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等作用。

    2006年末,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接近2万亿元关口,达到19731.32亿元。其中,中国人寿集团的资产规模最大,占比为45.5%,其次为平安保险集团、太平洋保险集团和人保控股公司。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共有保险公司(包括保险集团公司)9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110家。保险公司中外资公司占了41家。

车险稳居产险业第一大险种 农险责任险发展正当时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毛晓梅、王优玲)记者21日获悉,2006年,我国产险业四个主要险种--车险、企财险、货运险和责任险保费收入合计1377.96亿元,同比增长24.9%,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91.3%。

    保监会统计显示,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为1107.87亿元,同比增长29.1%,占财产险公司业务比重为70.1%,稳居产险业第一大险种。其中,交强险自2006年7月1日实施以来实现保费收入218.78亿元,占7月至12月车险保费收入的39.5%。

    面对交强险这一全新的事物,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7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表示,将继续完善交强险制度,建立和完善与道路交通违章事故挂钩的费率浮动机制,建立交强险信息平台等。

    吴定富指出,2006年,保监会大力推动了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开展,财产险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农险和责任险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保监会已明确将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与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并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四大领域。

    对于农险和责任险下一步的发展,吴定富表示,首先是要积极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相关政策措施出台,积极推进农险巨灾准备金制度建立,化解农业巨灾风险,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政策性农险立法工作。在责任险方面,要将已经与建设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安监总局等部门联合发文的领域作为重点,特别是加快煤炭高危行业、旅游业和公众聚集场所强制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力争取得突破。同时,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合作,将责任保险纳入社会应急机制,拓展责任保险发展空间。

    去年,我国农业险实现保费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6%。责任险实现保费收入56.33亿元,同比增长24.3%。

 
 
 相关链接
· 保险业纳入2007年上海金融工作重点
· 保监会谈保险业经验与挑战:开放是把“双刃剑”
· 中国保险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 保监会:保险许可证将实行分级管理
· 中国将稳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对外资开放
· 发改委:中国将稳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对外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