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世界自然基金会官员:立法保护洞庭湖议案立得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3日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
    “立法保护洞庭湖的议案确立为大会议案,让我们所有关心洞庭湖的人都感到振奋!”2月2日下午,记者联系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长沙办公室项目官员韦宝玉时,他正在北京参加第11个世界湿地日湿地使者颁奖活动。从电话里听到省人大代表联名提交的《关于制定<洞庭湖管理条例>的议案》终于被确立为大会议案,韦宝玉兴奋不已。

  “我来北京之前就已知道《关于制定<洞庭湖管理条例>的议案》被湖南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议案组编为第一号议案。我也一直期待洞庭湖的立法能够成功,虽然今天这个议案的确立有一些波折,但是始终让我们感到欣慰和振奋,如这个议案今天不能确立,一定会让所有关心洞庭湖的人感到失望和遗憾。”一直从事环保事业的韦宝玉十分动情。

  去年10月,韦宝玉与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副主任刘帅一起,跑遍了东洞庭、南洞庭、西洞庭三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用DV和图片,真实记录下干枯季节失衡的洞庭湖。“干旱触目惊心”,这是他一路最大的感受。

  “遭遇严重干旱的洞庭湖困境凸显。”韦宝玉说,环湖制浆企业的废水污染,附近渔民的非法捕鱼,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在湖滩盲目种植杨树之风,环保执法的难以推进等等,共同造成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韦宝玉介绍,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对洞庭湖的保护力度加大,洞庭湖水域退田还湖500多平方公里后,保护区内,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片生机盎然。另一方面,保护区外的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汉寿西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附近,沿湖的排污口,酱油色的污水携着黄色的泡沫源源不断地涌入洞庭湖,酸臭刺鼻的泡沫有1米多厚,堆积在洞庭湖岸边,风干后形成一大片寸草不生的污染带;沿湖20多家污染较大的制浆企业,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洞庭湖;东洞庭湖区,渔民的打鱼环境日趋恶劣,而“迷魂阵”、电鱼等违规捕鱼行为正在逐渐大众化。几十年来,洞庭湖的鱼类资源遭到过量捕捞,目前,鱼的种类和种群急速下降,鱼也越来越小……

  韦宝玉说:“立法保护和管理洞庭湖,使得我们在洞庭湖的管理上有法可依,但是条例如何制定必须谨慎和科学。保护洞庭湖应该是一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不是单独的保护湿地、保护鸟类、保护鱼类、保护水源和植被,洞庭湖生态的多样性注定了保护洞庭湖的系统性。条例制定之后,相关部门如何协调执法,有效执法,也将是洞庭湖保护落到实处的一个关键。”

 
 
 相关链接
· 湖南整治洞庭湖区造纸厂排污 不达标者明年停产
· 湖南公布治污方案规划治理环洞庭湖造纸企业排污
· 天暖水枯 东洞庭湖过冬候鸟数量锐减
· 洞庭湖治理的调查与思考:人给水让路 水给人出路
· 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刘光跃答记者问
· 湖南省岳阳县砷化合物污染对洞庭湖暂未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