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 刘诗平 白洁纯)记者29日从中国银监会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06年度网上银行交易额达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79%。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有助于缓解银行柜面压力,降低服务成本,为银行客户节约时间。但在交易规模迅猛增长的背景下,网上银行用户名和密码被非法窃取的事件时有发生,增加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并影响公众对网上银行的使用信心。
为了让商业银行进一步做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和服务,中国银监会日前下发《关于做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在积极推广网上银行业务的同时,高度重视网上银行安全问题,完善网上银行的安全服务,增进公众网上银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深化,切实维护广大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用户的利益,促进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这个通知对网上银行高风险账户操作做了具体界定,要求各商业银行针对网上银行高风险账户操作采用双重身份认证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提示网上银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在各自银行网站开设网上银行安全教育栏目;对公众危害性较大的假网站、假邮件等违法信息,各商业银行应通过各自的银行网站及其他渠道及时向公众通报提示;商业银行应建立规范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投诉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客户投诉事件;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与本行系统存在技术和业务连接的第三方机构的管理。
通知特别指出,对于其他电子银行业务类型,商业银行可依据其安全程度确定是否参照网上银行管理,但应保证其他电子银行业务类型不构成网上银行的安全管理漏洞。
银监会:部分中小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过快
记者29日了解到,中国银监会日前举行了中小商业银行信贷形势座谈会。会议认为,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存在信贷增长过快、贷款集中度较大、产能过剩行业和部分类别贷款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等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在这个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3家主要城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负责人以及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银监会强调指出,各中小商业银行必须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和当前信贷形势做好信贷相关工作:
——落实好宏观调控政策。真正从国家经济利益大局出发,从维护银行长期稳健和可持续经营的高度出发,对股东的长期利益负责,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和行业趋势研究,提高对宏观政策的敏感性和对不同行业的认知度,前瞻性地、主动地、及时地调整信贷投向,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把各项宏观政策要求落实好。
——把好信贷闸门。建立以经济增加值和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经营业绩评价体系,使信贷投放更严格、审慎,信贷投放的进度更加符合新的经营业绩评价标准,改变简单追求存贷款规模、市场占有率等粗放式经营模式,严格控制信贷投放速度和总规模,避免盲目扩张,确保信贷高质量增长。
——加强信贷管理。在信贷管理中,严格做好“三查”,尤其是贷时发放拨付的审查和贷后的跟踪检查,坚决防止银行信贷资金被企业和个人挪用,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严格防止违规关联交易,严格管理集团客户风险。
——强化资本约束和拨备管理。在银行经营的存续期内的各个时点资本充足率均不得低于8%。对资本充足率低于8%的银行,要大幅降低信贷投放,压缩和出售风险资产。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的监管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