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沿着光辉道路阔步前进--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6日   来源:人民日报

    6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60年的成功实践,始终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进行的。全区各族人民深深懂得: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内蒙古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内蒙古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巨大成就,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60年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正确制度,完全符合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完全符合内蒙古实际,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这是呼和浩特市鼓楼立交桥夜景(4月30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坚持从内蒙古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子。早在自治区成立之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提出了符合牧区实际的政策方针,保证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改革开放后,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都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贯穿经济结构调整“一条主线”、加快思想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强化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三大动力”、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两项建设”、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六大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去年召开的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动经济社会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60年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科技进步,坚持既改善发展条件又培育发展主体,既争取外力又启动内力和活力,既加快发展更科学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增长方式转变,质量和效益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开始步入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这是内蒙古伊利集团的现代化液态奶生产线(4月27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培育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内蒙古较早地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牧区率先实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和草牧场有偿使用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牧区生产力。近年来,自治区更加注重通过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自身发展的内力和活力。目前,内蒙古的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构建和谐内蒙古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前提。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为各族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近年来,自治区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辉煌六十年:内蒙古形成和谐友爱的新型民族关系
· 辉煌六十年:内蒙古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内蒙古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
· 内蒙古积极打造民族文化大区 马头琴奏响新旋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