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湖北宜化循环利用“三废” 年创经济效益六亿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宜昌8月28日电(记者 周晓农、江时强)在沿江不少企业污水直排长江之时,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却在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将自己企业产生的“三废”榨干吃净,每年还由此创造循环经济效益6亿元,占企业利税总额的60%。

    走进集团下属的宜化化工股份公司,只见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正在运转,经过处理的清水少量入池放养着红鲤鱼,再排入长江,绝大部分回到生产线重新利用。在这里,记者没有见到化工企业常有的漫天烟尘,映入眼帘的是绿草如茵的花园式工厂。

    “一斤电石一斤米,十斤电石一只鸡”“半吨蒸汽百度电,一家可以用半年”。诸如此类朴素的标语,在厂区随处可见。集团副总经理何涛对记者说:“宣传标语通俗易懂,节能降耗就很容易深入人心。”

    在节约资源的理念下,企业花大力气进行技改。近年来共投入8亿多元,采用了65项节能技术,自主开发和引进同行业先进技术200多项。宜化每年节约8000万吨水,相当于40万个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年节电3.7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普通县城的年用电总量;年回收蒸汽200多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24万吨。

    在宜化人眼中废水、废气、废渣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因此,他们将资源和能量都尽可能地循环利用。以前无处可堆无处排放的废物,现在每年回收价值达2亿元。

    宜化高度重视主导产品间的关联性,以此构造产业链,实现原材料相互供应。例如,宜化每年产生造气炉渣、锅炉渣、电石渣、粉煤灰等多达百万吨。他们首先将造气炉渣进入热电厂锅炉进行掺烧发电,同时将热电厂产生的锅炉渣供水泥厂作为原料,年节约煤30万吨,还年销售废渣100万吨,创效益5000万元以上。而合成氨脱硫工段产生的废渣--硫磺,被作为磷化工产业中制硫酸的原料,年回收1万吨,价值近1000万元;生产PVC产生的电石渣,被作为热电厂烟气脱硫的脱硫剂和磷酸含氟废水的中和剂,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宜化始终坚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形成了上、下游产品的物料支撑关系,初步建立起一个物料循环使用、资源共享、副产品互换及自身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今,宜化已成为我国石化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之一,今年销售收入将过200亿元,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

 
 
 相关链接
· 关注循环经济法草案:立法 怎样让经济"循环"起来
· 循环经济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 五产业链带动我国最大循环经济试验区"流金淌银"
· 生态一体化成新动力—海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纪实
· 专家:应将循环经济作为国家整体战略“支撑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