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际机构积极评价中国控制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努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韩洁、郝亚琳)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食品保护协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权威国际机构官员12日共同出席在北京开幕的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对中国政府近期控制食品安全的努力给予积极评价,并呼吁全球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挑战。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政府正在认真严肃地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一直以来他们都很重视这个问题。中国将在全球迎战食品安全挑战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部部长约根·施伦德在开幕式上说。

    从国务院召开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到发布《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从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成立,到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的实施,中国政府在短短两个月内陆续出台一系列强硬措施,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决心。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说,多年来中国政府和广大食品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进行了不懈探索。中国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告诉全世界,中国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高度重视的,是负责任的政府。

    “中国政府正在尽一切可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已被中国政府列为一项重要任务。”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办公室食品和营养品高级官员南迪说。

    目前,中国的食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中国出口食品2417.3万吨,货值266.59亿美元。近期,宠物食品、玩具等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使中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状况备受关注。

    “这些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很多发展中国家现在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都是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曾经遇到过的,中国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告诉他们,情况是可以改善的。”施伦德说。

    对此,各国际机构官员也强调,各国应当加强食品安全合作。“所有国家都需要改善食品安全体系,我们需要分享各自做法中好的经验。”施伦德说。

    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即来自各国的官员、专家和业内厂商就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交流信息,并探讨合作途径。

    李长江表示,中国质检总局愿借此次会议召开的契机,携手各国官员、专家和学者,积极探索加强食品安全科技领域合作的有效途径,推动食品安全领域的技术发展与合作。

 
 
 相关链接
· 四川省成都市禁止小作坊生产肉、乳等16类食品
· 湖北省18个部门联合行动整治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
· 质检总局:首批16种QS标志食品质量安全大幅提高
· 受权发布: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
· 山东省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成立
· 工商部门八月将在全国开展食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