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绿色遏阻黄沙 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还林综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绿色遏阻漫漫黄沙
——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还林综述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董峻、刘雄鹰)陕北《信天游》多年这样唱:“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如今《信天游》换了新词:“山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羊羔羔养在家门中;草棵棵赛过粮苗苗,退耕带来好光景。”

    9月3日,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兼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场长王有德与职工一起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沙丘上扎草方格。被国家授予“治沙英雄”称号的王有德,20多年来,带领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干部职工在毛乌素沙地完成治沙造林32万亩,控制流沙面积36万亩,经营管理面积由2000年以前的25.9万亩扩大到现在的147万亩,固定资产由1985年以前的不足4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020万元,林木资产达到6380多万元。 新华社记者 刘泉龙 摄

    这个变化来自国家推行的退耕还林工程。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14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涉及1149个工程县,3600多万农村人口。8年间,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巨大综合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退耕还林结束数千年毁林开荒历史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经逐渐完善,形成“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措施。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毁林开荒历史结束了,一个以粮食换生态、惠民济民的时代开启了。

    延安是全国第一个退耕还林试点市。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一直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高达2.58亿吨,占全省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8年间,全市退耕492万亩。吴起县全县除留足30万亩川地和台地作为口粮田,其余的155.5万亩坡耕地一次性全退了。一山连一山、一岭连一岭,全部还上了林草。吴起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薜岔乡南沟村村民阎志雄说:“环境好了,劳动强度低了,收入增加了,日子更有盼头了。”

    延安变绿变美的崭新变化,是陕西、西北地区乃至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8年来,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07亿亩,其中退耕地还林0.76亿亩, 荒山荒地造林1.22亿亩, 封山育林0.09亿亩。在一个完整的补助周期里,国家对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累计投资654亿元。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8年来,改写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退耕还林收获巨大综合效益

    实施退耕还林以来,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风沙危害明显减轻,水土流失大幅度下降。我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实现沙化逆转。防沙治沙、防止水土流失,退耕还林功不可没。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北方很多地方水土流失减少,河水变清,河流径流量增加。据河北省水文监测,2003年官厅水库入库泥沙量为55.64万吨,比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四分之三。宁夏彭阳县通过退耕还林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由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2%下降到53%。

    在黄河流域等北方地区,退耕还林政策被农民通俗地称为:每年每亩100公斤粮、20元零花钱。退耕还生态林补助8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还草补助2年。退耕还林还由政府按每亩50元的标准一次性补助种苗费。

    8年间,退耕农民人均得到退耕还林补助896元,这些补助占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10%,有些地方达到20%甚至40%以上。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户过去长年吃粗粮,退耕还林以后,许多农户吃上了细粮。

    退耕还林没有影响粮食安全

    从过去毁林种粮到现在以粮食换生态,中国的退耕还林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赞赏。同时,也曾有人担心:原来种粮的坡耕地大量还林,国家又要拿出粮食直补农民,退耕还林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吗?

    据《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测算,1999年至2005年退耕的1.35亿亩耕地每年减少粮食产量127.75亿公斤,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64%,工程实施对全国粮食生产影响不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减产282.7亿公斤,其中6个非退耕还林省(市)减产245.1亿公斤;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25个退耕还林省份仅减产37.6亿公斤。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宁夏、新疆等13个工程省份1999年至2005年累计退耕地造林6553万亩,粮食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产141.1亿公斤。

    退耕还林还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转移和集中,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粮食单产,很多地方实现了减地不减收。延安市退耕492万亩,通过新修基本农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节水灌溉等措施,全市地减粮增,粮食总产从以前正常年份的6亿公斤左右提高到2005年的7.45亿公斤。

    一退一还 江河安澜:长江流域及南方退耕还林综述

    1998年夏天,长江、黄河、嫩江、松花江、西江、闽江发生特大洪水,全国29个省份2.3亿人受灾,各地估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484亿元。从1998年到2000年,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扬沙、沙尘暴天气,范围之广,危害之重,历史罕见。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25度以上的坡耕地9100多万亩。每年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超过20亿吨,其中2/3来自坡耕地。坡耕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元凶。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退耕还林的战略决策,结束了中国毁林开荒的历史。

    整改得力 环保总局解除对陕西渭南建设项目限批

    据介绍,渭南市还建立、完善了环保长效机制。包括环保目标考核体系、环保“一把手”负责制、行政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设立了环保投诉应急队伍,实行了环保部门和企业“双公开、双承诺”制度;建立了环保、金融、工商、电力等部门协作机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我国科尔沁沙地南侵势头已经得到初步的遏制

    国家林业局治沙办副主任臧春林14日在辽宁省防沙治沙工作会议上说,经过多年治理,我国沿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边缘长430公里的风沙线南侵势头已经得到初步遏制,沙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

    国家环保总局解除对甘肃省白银市的“流域限批”

    12日,国家环保总局专门下发文件,提前解除了对甘肃省白银市的“流域限批”。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关于解除甘肃省白银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限批的通知》认为,实施“流域限批”后,白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整改。鉴于白银市整改措施得力,基本达到整改要求,决定解除白银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限批。

 
 
 相关链接
· 一退一还 江河安澜:长江流域及南方退耕还林综述
·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好退耕农户长远生计
· 退耕还林新政策惠及亿万农民 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 中国调整退耕还林政策不是不再执行 是集中资源巩固成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