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写苏通大桥通车之际:世界桥梁建设的"奥运金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6月30日电(记者 林红梅)6月30日,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斜拉桥苏通大桥正式通车,我国北方的沈阳至南通高速公路,从此与南方的苏州到海口高速公路线连在一起,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形成了一条从北贯通到南的国道快速主动脉。

  国际上认为,斜拉桥1000米跨径已达极限,苏通大桥突破了这一极限,主跨长度达1088米,这是中国桥梁建设者摘取的一块世界桥梁建设的“奥运金牌”。

    日本轰炸下的中国第一座现代桥

    桥起源于中国,隋朝赵州桥、杭州西湖苏堤六桥等,领先世界长达1000年。但清末以来,伴随着国力的衰退,我国桥梁建设水平远远落在世界后面。

    “1937年,在日军战机的轰炸下,中国第一座现代大桥钱塘江大桥建成。”已退休的原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风懋润回顾说:“这座由中国现代桥梁鼻祖茅以升先生建设的桥梁通车后,从桥上走过的第一批人,是10万从日本侵略铁蹄下逃难的民众和撤退下来的中国军队。89天后,为了阻断侵略日军的进攻步伐,茅以升忍痛执行命令,炸掉了他亲手建造的大桥。”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唤便捷快速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我国在江河上,在崇山峻岭中,在岛屿与岛屿之间,修起了一座座桥梁。往日“近在咫尺”的天堑,随着座座桥梁的贯通,变成通途。

    世界第一跨的艰难抉择

    长江奔流到南通,距入海口还有108公里,江面宽阔,一望无际。由于没有桥,百姓们靠轮渡过江。1987年5月8日,南通长江上发生了特大沉船事故,105人遇难。两岸百姓梦想着,有一座桥或者一条隧道通向对岸,不用再冒风浪的风险。

    1991年6月,南通市启动了过江隧道的调研。根据江苏省交通厅对桥隧比较的意见,政府方面请专家们反复比选,专家们根据修造的难度,否决了建隧道的想法,选择了桥梁方案。

    但是,长江南通段江面最宽处达12公里,最窄处也有5.7公里。在如此宽的江面上建桥,在世界建桥史上没有先例。距南通89公里的长江江阴大桥,江面宽只有1.4公里。

    能不能像杭州湾大桥那样,在水中修起座座桥墩?答案是否定的。长江中下游航运繁忙,在南通段,每天江面上有5000艘船只通航,其中不乏5万吨级巨轮。在此段修桥,绝不能多修桥墩,影响黄金水道的运输。

    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总工程师吴寿昌说:“专家们论证来论证去,发现建设斜拉桥,让桥塔一跨达到1088米,桥高60多米,是满足5万吨级巨轮通航需求的唯一选择。”

    风懋润说:“这个世界第一跨不是中国人为了第一而作秀的,而是现实逼迫中国建桥人作出的必然选择,别无退路。”

    向未知领域进军

    世界第一跨的选择,意味着向当今世界桥梁建设技术标准极限发起了挑战,现有技术根本无法覆盖这座桥的建设难题。

    2002年10月30日上午,苏通大桥奠基仪式在南通破土动工,数万名施工大军进驻工地。

    按照设计方案,拉住斜拉桥钢丝的两个主桥塔墩,必须把131根桩打到水下,但水下却是近300米厚的淤泥。吴寿昌打了个比方:“主塔墩131根桩扎在水下,就好像筷子插到豆腐上。要想让豆腐上的‘筷子’成为钢筋铁骨,坚不可摧,必须在水下建两个体积分别近6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承台。”

    建设者们在将近五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往江里扔下60万立方米的袋装砂石,给河床披上顺江380米、横江280米的防冲刷“铠甲”,让桥塔“底盘”稳坐江中。这套冲刷防护设计与施工“世界鲜见、国内首次”。

    2003年7月31日,12根长60米、直径为1.4米的平台钢管桩被打入江中并连为一体。狂风大作,潮涌浪翻,12根钢管桩被拦腰折断!

    长江在上游的镇江润扬大桥处流速为每秒1米,奔流到南通后,流速变为每秒4米。必须使用更粗大的钢管,才能抗住水流的冲击,但国内外的桥梁建筑都没有相关记载。

    挑战摆在面前。经反复实验,专家们最终选定,直径2.8米的钻孔桩钢护筒才能抗住水流的冲击。大桥建设者在一块足球场大小的面积上,终于打下131根钢护筒,每根护筒之间的距离二至三米。每根桩都一次成功,未经修补,没有缺陷。

    像这样的难关,建设者攻克了一道又一道。

    北主塔承台是承受桥塔、传递全桥荷载的关键部位,工人们要将总重量近7000吨的钢筋,按照横平、竖直、斜到位的要求,在套箱里,像“扎灯笼”那样扎成八个棱、九个斜面的骨架,在电脑上都要费很大功夫才能布设到位。工人们把12米长、120公斤重、直径4厘米的螺纹钢筋一根根按标记摆放到位,沿着斜坡面一层层地往上绑扎。一根根接起来有900公里长的钢筋,硬是被中国工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扎成世界上最大的“灯笼”。

    苏通大桥南北两塔高300.4米,如同100层的楼高,“通天塔”塔身建设是又一难度挑战。风成了第一大威胁。项目部在高达310米的塔吊内安装了风速测量仪,一旦超过警戒,所有人员立即撤离。2006年10月5日,两座世界最高桥塔顺利浇筑成功,桥墩直得偏差只有7毫米,远远低于50毫米的标准。

    2007年4月23日,苏通大桥单悬臂吊装长度达444.8米,创新了由日本多多罗大桥保持了长达8年之久的435米的世界记录。6月18日,苏通大桥主跨1088米的钢箱梁胜利合龙。

    在苏通大桥通车之际,风懋润来到苏通大桥,感慨万千:“茅以升先生要是能看到今天的大桥多好啊!苏通大桥,是一座矗立在万里长江上的中华民族由弱小走向富强的标志性工程。”

 
 
 相关链接
· 世界第一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通车 创4项世界纪录
· 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11日整体通过验收
· 苏通大桥不是一座普通大桥 而是自主创新的成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