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江苏省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 破解发展难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8月27日电(记者 孙彬)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江苏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等6个指导性文件,依靠深化改革,确立新的导向,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在发展导向上,江苏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产业政策。特别对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两高两低”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确定了配套的政策措施,提高土地“点供”比例、实行鼓励类服务业项目用水用电与工业同价、扩大省级高层次人才引进资金规模、扩大地方外资管理权限、扩大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执行范围、提高苏南地区排污费标准、实施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机制。

    在利益导向上,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按照“促进科学发展、财力向下倾斜,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以2007年为基期年,调整了地方营业税、地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类主要税收等分配比例,主要是地方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增量省里不再集中。通过这些调整,促进各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转得早的早得益、转得快的多得益。按照“发展快不少补、发展慢不多补,增人不多补、减人不少补”的原则,完善激励机制。据测算,这次改革后,预计未来5年省级收入将调整给市县300多亿元。

    在考核导向上,制定了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在内的五大类28项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了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并引入人民群众对科学发展成果满意度的指标,实行一年考核一次。

    在环保导向上,江苏是单位工业污染负荷最高的省份,节能减排难度非常大。为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政策,江苏省政府与省财政部门专门设立了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环保引导资金和太湖治理等专项资金,用于减排项目的贴息补助,每年超过30亿元。目前,江苏13个省辖市中有11个建立了节能监察(监测)机构,并拟在现有省节能监测中心基础上组建省节能监察中心,建立千家和百家企业动态跟踪机制,全面实施节能监测,同时为政府推动节能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在科技导向上,江苏省启动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确定首批80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其中沙钢、扬子江药业、联创等10家企业被列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还设立了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对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在各级科技部门的助推下,江苏拥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3125家,企业研发投入总量达345亿元,占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的80%。目前,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共有企业研发机构3100多个,全省现有320家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70%以上建在了企业。

 
 
 相关链接
· 江苏省苏州市率先试点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
· 江苏在太湖流域推出的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启动
· 我国启动江苏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