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民航无障碍方面硬件和服务规范标准已与国际接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民航无障碍设施服务接轨国际 经验成功做法或纳入长效机制
——专访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杨国庆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王恒志 吴俊宽)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杨国庆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民航无障碍方面硬件和服务规范标准已经与国际接轨,服务水平有了极大飞跃,但还有待在实际中进行检验,他同时表示,整个残奥会保障方面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可能会在总结后纳入长效机制。

    杨国庆表示,按照两个奥运“同时筹备,同样精彩”的原则,残奥会的各项工作从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以后就正式纳入了日程。针对残疾人服务的特殊性,民航局首先制定了相关特殊服务安保政策:会同北京奥组委和中残联联合制定了具有特殊针对性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残疾人航空运输政策》,对各种特殊服务需求做出细致规定,比如导盲犬等犬只的入境问题等;民航局公安局也对残疾人安检工作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等。

    杨国庆告诉记者,自从2000年民航系统制定了《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标准》这一行业标准后,原有机场进行了很多无障碍改造,但限于条件,很多机场的无障碍设施仍不完善。此后新建和改造的机场则基本都达到了这一标准。而从奥运筹备工作开始,民航系统更是重点加大了航空公司和机场的无障碍设施改造。杨国庆向记者历数,首都机场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了1400个无障碍设施;国航投入近4亿元购买无障碍设施设备,民航局和中残联、国家电网公司的“助行行动”为航空公司和机场配置近3000辆窄型和普通轮椅、车载轮椅电瓶车;青岛机场投入近千万购置升降摆渡登机车和改造无障碍设施等。

    “在硬件和服务规范和标准方面,我们已经做到了和国际接轨,服务水平比之前也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杨国庆说,“当然了,我们不敢说服务水平也完全达到国际标准,这还需要实践来检验。”在服务方面,民航系统主动听取专家指导,进行逐条整改,还进行专项演练,并进行了24批次1万多人次的一线员工培训。

    杨国庆告诉记者,最近代表团的大规模抵达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其实之前虽然有无障碍设施,但很多细节是我们想不到的,这次改造的一个柜台低位镂空就是一个例子,镂空之后可以让轮椅探进去,这样双方就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现在我们的机场可以说是全流程、无缝隙的无障碍场所。”

    让杨国庆尤其高兴的是,这么多天以来,担负主要接待任务的首都机场还保持着“零事故、零投诉、零事件”的“清白之身”。无论是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还是抵达的各代表团都对机场的方便快捷赞誉有加,还有代表团在抵达残奥村后专门写信向首都机场致谢。

    残奥会带来的无障碍财富当然不会只用于残奥会。杨国庆表示,大多数硬件设施将继续为残疾人提供服务,而在整个保障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很可能会被纳入长效机制。“相关的政策修改、标准修订都不是不可能的。”他说。

    最后,杨国庆还肯定地说:“我们今后肯定会不断完善民航系统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尤其是在旅游机场和中小机场进一步完善改进。”

 
 
 相关链接
· 赵春鸾:北京将于2010年前实现服务残疾人全覆盖
· 北京残奥会火炬4日在洛阳传递 70名火炬手将参加
· 农业部五措施全力保障北京残奥会农产品质量安全
· 北京残奥会火炬2日完成在“帆船之都”青岛传递
· 北京残奥会火炬“中华文明线”南京站传递结束
· 澳大利亚残疾人奥委会主席对北京残奥会充满期待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