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刘菊花)第三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28日在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对话、合作、共赢”,目的是加强各国工商协会间的磋商,促进中外工商界的联系和交往,建立多边对话平台,为行业、企业间交流和互利合作提供便利的渠道。
论坛将围绕可持续发展、工商协会发展、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就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展开交流,以应对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并迅速转化成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且双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仍在向前传导。在国际经济险象环生、不确定因素与日俱增的背景下,第三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的召开具有特别的意义。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论坛上表示,工商行业组织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纽带,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推进区域性和世界性的经贸合作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起的世界工商协会论坛自举办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工商组织和企业界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在合作各方的携手推动下,世界工商协会论坛已成为国际工商界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为世界工商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本届论坛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工商联、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十家工业行业组织协办。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协会首脑、政治家和跨国公司总裁等150多位国外代表参会。
徐匡迪:世界繁荣稳定需要中国参与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刘菊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28日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贡献率超过12%。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参与。
徐匡迪在第三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上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中国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约8%。中国的发展还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累计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超过78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达到2700亿美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世界贸易和投资更加活跃。徐匡迪表示,多边贸易体制建立60年来,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全球经济明显减速,能源资源、粮食安全、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日益突出。尤为严峻的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还在继续蔓延,海啸巨浪已由美国大西洋席卷至欧陆,连桃源之国的冰岛也在破产边缘。
对此徐匡迪表示,这场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乃至实体经济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形势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中国也是如此。近日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刻剖析后,指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这说明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起携手合作,为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徐匡迪表示,希望各国工商行业组织继续扩大合作范围,建立持久对话机制,共同研究建立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机制;搭建交流平台,继续加强信息沟通,互相提供实现各领域务实合作的便利条件,提高合作实效;增加合作深度,继续深化全方位发展,支持各国政府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能源安全,坚持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推动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