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延鹏:亲历人民海军首次出国参加多国海上联合军演
邱延鹏,海军东海舰队副参谋长,时任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联合军演中方编队指挥员。
2007年2月19日,人民海军“连云港”号、“三明”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从舟山起航驶向印度洋阿拉伯海,参加代号为“和平——07”海上多国联合军事演习。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海上多国联合军演。
“和平——07”是由巴基斯坦海军倡导并主办,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和土耳其9国派舰艇参加的海上军事演习。
邱延鹏介绍说,在为期4天的演习中,我舰艇编队先后参加了快速攻击、主炮对海射击、联合搜救、对空防御、海上拦截等17个课目,并创造了多项第一。
3月8日,联合军演正式开始。9国10余艘舰艇排成编队向演习海区驶进。这时“恐怖分子”的高速快艇向舰艇编队发起试探性攻击。我“连云港”舰雷达迅速捕获目标,果断射击,击退了“恐怖分子”的试探性攻击。就在宣布“演习结束”命令不到两分钟后,“恐怖分子”再次驾驶快艇向我舰艇编队发起攻击,我海军官兵迅速冲回战位,锁定目标,用副炮击退了“恐怖分子”的攻击。
在击退“恐怖分子”攻击后,我舰艇编队转入此次联合军演的“重头戏”——主炮对海射击演练。此前,邱延鹏给我编队下达命令:至少击沉一个浮体靶。
浮体靶随着海水上下起伏,若隐若现。“三明”舰主炮雷达迅速捕捉到目标,这时一艘外国舰艇抢先开炮,但未能击中靶标。
“三明”舰及时调整舰位,再次用雷达搜索并牢牢锁住目标。“射击!”随着舰长一声令下,“三明”舰主炮前方火光四起,靶标被准确击中。
与此同时,“连云港”舰也准确命中2号浮体靶。
演习结束后,巴基斯坦阿巴斯准将向我舰艇编队发来贺电,称赞中国舰艇干得漂亮。
演习第二天,邱延鹏被授权负责指挥多国海军联合搜救演习。
“在演习前,由于担心我方的英语运用能力,巴基斯坦提出派人上舰帮助协调,我婉言谢绝了。”邱延鹏说,“我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底。”
在出国前,邱延鹏每天坚持早起半个小时练习英语,晚上还拉着女儿当陪练。为了不使语言成为影响与外军进行协同的障碍,邱延鹏还要求部队,必须尽快攻克语言关。为此,支队开设了英语夜校,3个月培训了1000多人次,培养了一批能翻译、善交流、会协调的军官。
“我是项目指挥官,现在开始搜救演习!”邱延鹏的口令,通过无线电波,发送到参演各舰。
在邱延鹏的指挥下,多国舰艇编队比预定时间提前1个小时完成演习任务。
在“连云港”舰上观摩此次演习的巴基斯坦海军观察员费萨尔中校对邱延鹏竖起大拇指:“尽管第一次用英语指挥,演习在您的组织指挥下非常成功!”
杜景臣:亲历人民海军首次亚丁湾护航
杜景臣,海军南海舰队参谋长,海军首批赴亚丁湾护航编队指挥员。
2009年4月19日,记者连线了正在返航途中的人民海军第一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指挥员杜景臣。
杜景臣介绍说,4月13日,由“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黄山”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第二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东部与刚刚完成第40批次护航任务的首批护航编队顺利会合。
4月15日,两支护航编队完成首次共同护航任务后,顺利实现交接。
4月18日,圆满完成护航任务的首批护航舰艇编队启程返航。截至返航前,首批护航舰艇编队已累计为41批次212艘船只进行了护航任务,3舰护航总里程7万多海里,妥善处置了数百起可疑小艇袭扰事件,确保了被护船舶百分之百的安全。
由“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首批护航舰艇编队,于2008年12月26日从三亚起航,航行4500多海里后到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
1月7日,在抵达任务海区后的第二天,“海口”号、“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成功为“河北翱翔”号和“观音”号等4艘商船进行了伴随式护航。
1月12日,我护航舰艇编队成功为包括台湾商船“宇善”号在内的4艘船舶进行了护航任务。两组特战队员分别登上位于船队首、尾的“振华13”号、“振华14”号实施随船护航。
1月16日,为了提高护航效率,减少商船等待时间,海军护航舰艇编队首次以分组的方式,分别从曼德海峡东口和亚丁湾东部海域起航,为第三批和第四批商船护航。
杜景臣介绍说,护航过程中,新加坡、德国、希腊、塞浦路斯等多艘外国商船主动申请加入护航编队,并获准跟随航行。
第21批护航期间,加入编队的中外商船一度达到13艘,浩浩荡荡,绵延10公里。之后,海军官兵又相继完成了9艘、11艘、12艘等多批次护航任务。
为保证航行安全,附近海域的一些外国游轮也主动跟随护航编队航行。“武汉”舰3月31日完成的第35批护航任务中,跟随编队航行的外国商船竟有5艘之多,数量超过原定参加护航的中国商船。
杜景臣说,在此次护航任务中,我舰艇装备经受了考验,没有因设备故障而影响护航任务,并创下了100多天不停靠码头补给的历史纪录,证明我国第三代导弹驱逐舰质量可靠,性能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