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王家岭煤矿已救出115名被困者 加紧搜救其余38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不抛弃,不放弃,为了生命的尊严

    新华社山西乡宁4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5日,零时30分左右,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第一名受困人员被4名救援人员平稳地抬出矿井口,现场上千名群众欢声雷动。

    零时40分开始,第一批上井的4名受困人员分别被4辆救护车迅速载离现场。1时12分,又上来5名矿工,现场又是一片热烈掌声。

    经过50分钟的路程,这9名生还者顺利进入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救治。

    入院不久,一名38岁的河南工人开口说话了。

    新的消息不断传来:井下不断得到生存工人发出的各种信息。“活着的人不在少数。”

    很快,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托,发来慰问电。

    170多个小时的顽强坚持,3000多人的艰苦援救,亿万同胞的苦盼,在这一刻,在吕梁山深处的春夜里,世界再一次见证了“中国救援”的速度。

    3月28日13时40分,华晋焦煤有限公司王家岭煤矿(基建矿井)发生特大透水事故,中煤一建公司63处的153名施工人员被困在数百米的地层深处,生死不明。

    在三天时间内,到达现场救援的人员达到3000多人,从山西各大煤炭集团和中煤集团调来的人员,从山西、河南等地调来的排水设施向井下约13万立方米水展开鏖战!

    事发后短短3个小时内,王家岭矿井下100多米长的巷道里涌出约13万立方米的水。王家岭矿是在建矿井,正在进行巷道施工,井下排水设施不全。救援人员现在抽水的位置与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中间有一个低洼积水巷道,长达500多米,挡住了救援人员下井。运送水泵、管道等排水设施的巷道长达600多米,且倾角25度,工作最大断面只有约30平方米,电缆、变压器、水泵都要进入,其中最重的泵重近14吨,全靠肩扛人抬,而且要把这台泵分拆后运到井下再进行安装,仅安装这一台泵就花去了七八个小时。4个人抬一节重200公斤左右的泵管,从人站在上面都有下坠感觉的25度斜坡抬下去,困难可想而知。

    突发的大水瞬间涌出,使施工机械和垃圾快速堆积,造成地下情况复杂,潜水和机器人都派不上用场。交叉作业,又使狭小的空间显得更为逼仄。

    王家岭矿是个高瓦斯地质构造,一旦操作失误,极易引发瓦斯爆炸。此外,王家岭矿新建巷道土层不稳,极易引发次生灾害。

    尽管困难重重,努力从未停止。没有比挽救生命更让人动人心魄的。一切为了排水,一切为了救人!指挥部给中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下达了限时完成排水任务创造救援条件的军令状。山西各大国有煤炭集团、中煤集团“一把手”挑选精兵强将亲率队伍,在现场指挥排水救援。山西省煤炭、安监、水利、卫生部门和临汾、运城两市的主要负责人都在现场参与作战。

    生命之光隐隐现现,让希望之火一次次燃起。2日,2号垂直排水口传出敲击金属管道声,极大地振奋了3000多救援人员。通过“希望通道”输送了300多袋营养液。伴随着营养液传送下去的,还有塞在空矿泉水瓶子里的两封信,写道:亲爱的工友们: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时刻都在关注你们的安危;省委、省政府领导正在现场指挥抢险工作。人们都为你们传递的生命的信息万分高兴,都在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援。你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坚持到底!坚持就是胜利!

    4日12时,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现场已排水13.2万立方米,水位下降10.2米。22时,井下巷道最低点逐步露出水面,水位越来越低,生命的通道越来越亮堂。

    来自河北邯郸的张师傅在救援人员下井展开救援之前含泪说:“此刻我心里又紧张又期盼,紧张的是怕救援人员下去后找不到活人,期盼的是救援人员早一点下去,被困兄弟就多一份得救的机会。”

    “井下搜救现在开始。”22时30分许,随着总指挥部一声令下,首批10个救援分队共计100余人下井展开搜救。从辅助运输巷、胶带大巷、回风大巷3条线路展开大救援。

    23时30分,井下传来喜讯,搜救人员在回风巷道发现了多处闪闪烁烁的矿灯光,不断晃动,向救援人员示意。这是在井下发现的第一批生存者!搜救人员立即涉水向灯光靠拢过去,这是170多个小时后生命之花突破层层阴霾顽强的绽放,世间少有,感天动地!

特写:医院外的温暖守候

    新华社山西河津4月5日电  5日中午,75岁的石兰英匆匆吃完午饭,便让女儿带着她来到山西铝厂职工医院大门口,与现场近千名群众一起守候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第三批营救出来的工人。

    5日,河津市中午气温最高上升到了24摄氏度,春风扬起一阵阵尘沙,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群众在山西铝厂职工医院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新获救的人员。

    一辆接一辆的救护车呼啸而来,人群中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一位退休老干部挥毫泼墨,一口气写下“全国人民与矿工心连心”“共产党好”“祝贺营救成功”等对联。群众手持着对联向不断驶来的救护车发出阵阵喝彩声。

    石兰英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八九天以来她一直守在电视机旁。虽然这些遇险的工人与自己素昧平生,但心里却一直记挂着他们。从5日凌晨开始,首批9名工人顺利入住山西铝厂职工医院。5日上午,更大规模的营救展开。石兰英老人再也按捺不住,亲自来到医院门口等待被营救的工人们。

    “还是我们的国家好啊!他们活下来太不容易了!”说到动情之处,老人的眼角便泛起了泪花。

    其实在5日凌晨,医院门口已经开始有群众自发地等候被救人员,中午聚集的群众达千人。在这千名群众中,既有八旬老人,也有不到两岁的孩子。他们站在安全线之外,手持红色对联,像翘望亲人归来一样热切地盼望着更多被困工人安全生还。他们和医护人员一起见证了奇迹的发生,见证了救护接力棒的传递。

    河津市太华小学语文老师谢锐带着孩子也来到了医院门口,她希望这些被救治的矿工能够早日康复、早日与亲人们团聚。

    山西铝厂一位姓张的退休职工对记者说:“党好国家好人民好,事故无情人有情。”

    一位“80后”的小伙子由衷地说道:“奇迹在党的领导下才可能发生,在这样的政府领导下才会出现,我们的党和政府值得信赖。”

    更多的群众对记者说,他们的激动和感激之情难以用语言来形容。73岁的山西铝厂职工医院原内科大夫柴英祯退休多年了。她表示,如果院方人手不够,她会“随时做志愿者”,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小诊所的王巧叶想到工人们八九天身处困境,连日来心急如焚。她顾不上吃午饭便来到医院门口,很想到医院里做志愿者。孙贵云、孙云清、车书琴、王安霞、李庆英、阮连妙等在职、退休职工也纷纷想加入志愿者的大军,“给他们洗洗擦擦都行”。

    在这个春天里,生命奇迹一次次上演,真情感动一次次涌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王家岭矿透水事故首批获救工人在医院接受治疗
· 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下井救援难度比预想的要大
· 王家岭煤矿救援:救援队伍为何迟迟下不了井?
· 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井下救援工作准备就绪
· 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新闻发言人解释抢险疑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