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甘肃省拿出1000万元资金治理农村“白色污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10月19日电(记者王衡、朱国亮)记者从19日召开的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场会议上获悉,甘肃省今年将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及治理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扶持、奖励,以期治理日益严重的废旧农膜污染。

    农用塑料薄膜,因其能保温保墒、减少水分蒸发,在我国旱作农业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甘肃省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用地膜使用量快速增长。今年全省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达1800万亩,再加上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各种农膜使用量超过10万吨。

    然而,大部分废旧农膜并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农民在收割庄稼后,对残留农膜或填埋,或焚烧,甚至不进行任何处理。一些大量使用农膜的地区,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可见废旧农膜,形成“白色污染”。

    为加快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甘肃省政府设立省级废旧农膜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今年资金规模为1000万元,并于近日制定出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

    《办法》规定,对重点用膜地区已建成的年产再生颗粒200吨以上的废旧农膜回收初级加工企业,给予5万元的设备投资补助;每年根据其废旧农膜回收加工量,以100吨(折纯量)为基础,每增加1吨奖励100元。同时,实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此外,对从事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的企业及其设立的回收站点,每年根据其回收加工量,采取以奖代补的扶持措施,给予一次性奖励扶持;对防治成绩突出的县市区、乡镇,也给予适当奖励。

    甘肃省提出,明年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45%,并力争两三年内在地膜覆盖面积大、地膜污染重的地区,扶持建立一批有一定影响和辐射作用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构建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回收加工利用网点,基本控制农膜污染。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有望达到80%。

 
 
 相关链接
· 甘肃两部门下发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通知
· 甘肃每年安排1亿元对财政支出进度情况实行考核
· 甘肃医改步伐加快有62个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 行政学院与甘肃签订合作协议推动西部大开发建设
· 铁道部与甘肃省就加快甘肃铁路建设发展进行会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