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11月20日电(记者德吉)近日,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的20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牧民子弟开始了在西藏洛藏计算机培训学校为期两个月的培训。这是西藏洛藏计算机培训学校结合市场实际需求,为加快藏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西藏劳动就业部门为促进农牧民就业创业,实现与市场有效对接采取的重要措施。
据西藏洛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洛藏介绍,参加本期培训班的20名学员经两个月的培训后,由培训学校进行考核,考试合格者将进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从事相关藏文信息处理工作。
今年20岁的次仁多吉来自萨迦县雄麦乡。2008年,18岁的次仁多吉在高考中落榜。在此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家干农活,日子过得很枯燥。他说,上学的时候,他最喜欢的科目就是藏语文课,但对计算机的运用并不熟悉。对于此次针对藏文录入及藏文信息处理的培训,他说:“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努力学习,掌握好相关知识和技术,将来用实际行动回报各方的关心和帮助。”
据自治区劳动保障厅培训就业处处长李保荣介绍,西藏有80%的人口在农牧区,农牧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全区约有30多万农牧民外出务工。这批人在创造财富、增加现金收入、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总是遇到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洛藏计算机培训学校在这期培训班开班前做了大量市场需求调查工作,并得到了自治区档案馆等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使这期培训真正实现了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达到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此次培训为西藏今后举办类似培训班进行了一个有效的尝试,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李保荣说。
近年来,为了使农牧民在社会上就业时有一技之长,西藏大力开展了民族传统手工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各类技能培训,初步确立了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培训促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据统计,在过去5年,西藏举办各类培训班共2000多期,5万多农牧民从中获益。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西藏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37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