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0月12日电(记者 李劲峰)贵州省围绕群众满意为重点,大力整顿和转变窗口单位作风,各机关单位出台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举措,让群众在服务窗口“找得到门、见得到人、办得了事”。
“对群众办事办证材料齐全的,一次性办结;材料手续不全的,详细告知所需材料或办事指南,第二次予以办结。”这是贵州省公安厅向社会作出的“决不让群众跑第三趟”公开承诺。贵州省公安机关建立完善考评问责机制,通过开门评警等举措,强化对窗口单位的管理,对于效率低下、群众意见大的窗口单位,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贵州省建设厅对审批报件从原来传统的“会议会审”转变为并联式“网上会审”,给会审单位更多可自由支配审查的时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建设用地审批时限从法定的60个工作日缩减为12个工作日,用地报件所需资料精减30%,基本做到不退件。
贵州省还在全省具有行政审批以及面向基层和群众服务的部门和单位设立“首问责任”窗口,其他部门和单位设立“服务接待”窗口,明确工作人员需一次性告知办理有关证照手续及审批事项的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等,如有违规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贵州省目前已建立“首问责任”窗口8000多个,建立“服务接待”窗口1万多个,接受咨询150万多人次,提供指导100多万人次,办理审批事项88万多件,协调督促办理审批事项14万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