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大代表为百姓造福--中国式民主的一种实现方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25日 16时24分   来源:新华社

人大代表是怎样为百姓造福谋利的
——中国式民主的一种实现方式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孟娜、艾福梅)61岁的侯文章家住宁夏盐池县青山乡营盘台村,种了几十年地的他对缺水的过去始终记忆犹新。

    他回忆说,以前种田是大水漫灌,在水资源紧缺的当地没法保证水源,往往关键时刻就缺水,种的玉米亩产才800斤。而如今,受益于一项节水补灌工程,家里的十亩地都铺上了膜下滴灌管,基本能淌六七次水,庄稼产量提高了50%。

    “更方便的是,现在滴水都有轮灌周期,每片地一次滴水四小时,不用没白没黑地蹲守在田里了。”他说。

    宁夏中部干旱带是中国最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这里居住着136万农村人口,其中有76万人连自己的饮水常常都很困难。

    问题的解决,最早来自人大代表的工作。2008年3月,一份《关于恳请国家支持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建设的建议》由宁夏代表团提交给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与选举工作委员会介绍,宁夏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建设的建议是经十届全国人大宁夏团代表集体酝酿、修改完善,再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宁夏团代表提出来的。因此,这是两届代表共同依法履职、发挥作用的体现。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说,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水贵如油”绝对不是夸张,以前当地老百姓出门不用锁房门但却一定要锁水窖。穷的根源正是缺水,要想拔掉当地的穷根就必须解决水的问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银川市唐徕中学教师吕新萍回忆说,以前到宁夏山区干旱地带去,看到农民给庄稼灌溉很辛苦,对水的使用也不是很有效率,庄稼的长势也不是很好。

    此外,每年分配给宁夏的黄河用水指标有限,所以改变宁夏中部干旱带广种薄收种植模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是唯一出路,且节水灌溉农业更适用于发展规模农业。

    “记得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自己和宁夏团其他的代表一起在《关于恳请国家支持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建设的建议》签字,并把它递交给大会。”吕新萍说。

    宁夏团提出的这份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列为重点处理建议,交给水利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办理。

    为落实这项建议,2009年3月,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复了《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提出用5年时间,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发展高效节水补灌面积115万亩,总投资11.22亿元。

    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重点处理建议通报会要求,争取提前在2012年完成这项建设任务。

    截至2011年底,宁夏已经在中部干旱带建设节水补灌示范区70个、109万亩,20多万人受益。今年,宁夏将完成所有工程建设。侯文章就是这个节水补灌工程的众多受益者之一。

    据自治区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李振琪介绍,项目区亩均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五分之一,但亩均增加产值却达到1000元。

    吕新萍说,2011年8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再度来到宁夏干旱地区调研,发现当地的庄稼“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

    “这些年,在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督促国务院有关部委为宁夏解决了很多‘水’的问题。我认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就是人大代表应该调研的内容和提出的建议。”袁进琳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有各级人大代表270余万人,他们是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由人民群众选出来的,活跃在基层和方方面面,工作在各地,最熟悉老百姓生活,最了解中国国情。

    他们通过深入调研,汇集民意,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推动国家重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据统计,仅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们共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8043件,比上年增加6%,为历次大会数量最多的一次。大会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及时统一交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77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并对办理情况加以督促。

    中国红十字会曲阜医院院长姜健是山东省选出的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任代表期间,截至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她共提出议案建议1000余件,其中提出制定法律和修改法律法规议案建议190余件,许多议案都已付诸实施。

    “自从当代表以来,我没有一天闲着,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把精力都投入到人大代表履职工作中。”姜健说。

    姜健有不少“得意之作”。2009年2月,食品安全法获得通过。姜健于当年的人代会上领衔提出“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的议案,引起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并在当年付诸实施。她说:“当年立法、当年开展执法检查,这是非常少有的。全国人大如此重视基层代表的建议,对我们是最大的鼓舞。”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一位负责督办议案和建议的知情人说,像食品安全这样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十届人大就有上千人次的代表提出这方面的议案、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大大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

    “中国的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不同,我们的人大代表都是兼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用业余时间开展调研,履行代表职责,非常辛苦,但也从中得到了快乐,因为他们满足了选举他们的民众的要求,也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位知情人说。

    吕新萍告诉记者,自己在中学做了27年英语教师,所以提了不少和教育有关的建议。她提出的有关尽快消除中小学校舍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的建议,很快得到了落实。

    2008年1月,胡小燕作为农民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几年来,她提出的建议包括优化农民工生活与技能环境、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待遇等很多方面。

    在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她多次参加调研、考察,参加代表履职培训,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农民工诉求,归纳形成建议。

    胡小燕和其他农民工代表提出的建议进入了政府决策,近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解决农民工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涉及农民工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等方方面面。

    认真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政府部门的法定职责。各个负责办理代表建议的单位都很重视。以水利部为例,2005年以来,水利部共承办全国人大重点处理建议10多件,包括《关于加强淮河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关于解决咸潮影响澳门供水问题的建议》《关于灌区节水改造以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议》和《关于尽快启动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议》等。这些建议的办理都取得了明显实效。

    全国人大代表通过调研,将人民群众反映的关系民生,关系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建议等方式带到大会上,并由此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去解决问题,从而最终让老百姓获得实惠,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中国式民主的一种体现。

为民履职的脚步坚定有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回眸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 周英峰 崔清新 陈菲)这是一份恪尽职守的履职答卷:审议通过9部法律、组织3次专题询问、开展4次执法检查、听取14项专门报告、指导县乡人大换届……

    这是一种为民履职的情怀:立法更加注重倾听民众声音,监督“一府两院”更加注重实际效果,代表履行职责更加务实有效……

    一部部法律的制定,一个个报告的审议,一件件议案的处理,回眸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年工作的点点滴滴,人们可以感受到对人民的责任与关切,聆听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向前迈进的坚定足音。 >>>详细阅读

在京全国人大代表听取国务院有关部委工作报告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 陈菲)为帮助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做好准备,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京全国人大代表报告会。国务院有关部委报告了2011年的工作情况和新一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主持报告会并讲话。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分别报告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中央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情况、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民政部、司法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文化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向代表提交了书面报告。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天津人大代表视察监狱法实施情况并慰问监管干警
·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在昆明召开基层人大代表座谈会
· 贵州省人大代表出席会议并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亿万人民践行民主——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撷英
· 19个省区市已依法选出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