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交付使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8月06日 20时25分   来源:新华社

    这是8月6日拍摄的“深潜号”上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当日,中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青岛建造竣工并交付交通运输部使用。“深潜号”总长125.7米,型宽25米,型深10.6米,满载排水量15864吨。“深潜号”的最大亮点是配置了一套300米饱和潜水系统,最大工作深度可达水下300米,集生活舱、过渡舱、逃生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于一身。这艘亚洲领先、世界一流深潜水支持船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上大深度潜水、抢险救援打捞能力得以显著提升,也使中国深水工程作业能力向世界先进水平迈出坚实一步。新华社发(万象 摄) 

    新华社青岛8月6日电(齐中熙、赵国财)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6日在青岛交付给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这艘亚洲领先、世界一流深潜水支持船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上大深度潜水、抢险救援打捞能力得以显著提升,也使中国深水工程作业能力向世界先进水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艘船总长125.7米,型宽25米,型深10.6米的“深潜号”,满载排水量为15864吨,配有现代化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可航行作业于无限航区,能在复杂海况下不用锚泊自动将船定位在指定水面,其定位精度达到30厘米。此外,140吨主动式海浪升沉补偿吊机,进一步保障了潜水打捞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深潜号”的最大亮点是配置了一套300米饱和潜水系统,最大工作深度可达水下300米,集生活舱、过渡舱、逃生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于一身。拥有12人居住舱,3人潜水钟可供3名潜水员同时进行潜水作业。它是目前中国工作深度最深,容纳潜水员人数最多,设计理念和配置最为先进的一套饱和潜水系统,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

    同时,它还配置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最大水下作业深度可达到3000米,最大功率达到150马力,作业范围可覆盖我国70%水域,是国内唯一一艘支持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系统的深潜水打捞船舶。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表示,“深潜号”的建造完工填补了我国大深度潜水作业支持船舶的空白,将大大提升应对大深度、大吨位应急打捞、大面积溢油及其他应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更好地为国家深水救援打捞及海洋事业发展服务。

挺进深海的中国力量--载人深潜自主创新十年回眸

    一声汽笛,“蛟龙”号再赴征途。初夏季节,它搭乘“向阳红09”船驶离江阴,奔向三千公里外的马里亚纳,那是地球上最深的海。

    “去年‘蛟龙’号成功完成5000米级海试,时隔10个月,我们在这里欢送96名海试队员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海试区域。”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在欢送仪式上说,“我国具备挑战载人深潜7000米级的技能,这是各方紧紧地通过协同创新而取得的重大成果。”

    蛟龙团队肩负着全国的期待,却无法断言海试会一帆风顺。此番挑战,并非轻松的例行任务,而是充满艰险的拓荒。 >>>详细阅读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解读蛟龙号深潜7000米

    新华社青岛6月27日电(记者 张旭东)北京时间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始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五次下潜试验,向自己创造的纪录发起挑战。

    从立项、建造,到海上试验,历经10年,“蛟龙号”圆满完成了设计最大下潜深度的海上试验。“蛟龙”下海,意味着什么?日前,新华社记者对话“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单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刘保华,对“蛟龙号”深潜的意义进行了解读。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七千米级海试任务
·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取得圆满成功
· 刘赐贵:要发展系列载人潜水器 推动深海科考进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