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莫让公款送礼玷污朗月清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18日 18时11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于嘉、陈晨)中秋前夕,中央重申八项规定,要求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人民群众为之振奋,期待用公款送礼的歪风由此彻底消退,还佳节朗月清风。

中秋与国庆双节,历来是送礼高峰。平日里难找借口的公款送礼,假借这样的时间节点,往往畅行无阻。因此,中秋前夕中央重申八项规定,可谓对症下药、直击要害,十分必要,十分及时。

礼尚往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是说,只有送上贵重的礼品才算有礼。“恭敬之心,礼也”。尊崇礼仪,讲究的是内心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讲,把礼尚往来等同于相互送礼,已经背离了礼的本意、文明的实质。至于用公款送礼,就不仅与真正意义上的礼毫不相干,而且是对文明礼仪的玷污。

公款送礼发自私心,收于私利,“人情”打掩护,公家来埋单。由于不是自掏腰包,送礼者便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万金,收礼者也会心安理得,觉得不欠送礼者的“人情”。

“廉洁不廉洁,关键看年节”。能否刹住节日期间公款送礼歪风,将是对政令是否畅通、纪律是否严肃、党风政风是否端正的一次大考。上有中央精神,下有民众期待,所有对公款送礼拥有拍板权的人,没有理由不心存敬畏,收起签字批准的笔。近期一系列顶风违纪的案例证明,谁敢不拿党的纪律当回事,谁就会自食其果,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应当看到,一些地方管不住乱花公款的手,与“三公开支”制度设计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惩处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制度开了“口子”,自然有人要钻“空子”。因而,刹住公款送礼歪风还需完善制度、强化监督,让公家的每一分钱花得明明白白。

 
 
 相关链接
· 新华时评:关爱残疾人政府应该作出表率
· 新华时评:谁来打消我们的“转基因焦虑”
· 新华时评:民生优先的城市更美好
· 新华时评:续写第二季精彩仍需破解难题
· 新华时评:只有接地气 才有真底气
· 新华时评:要对“吃空饷”背后的冗岗痛下杀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