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领导活动
 
曾培炎论述理解《建议》基本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31日   来源:人民日报

 

  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

  《建议》既是“十一五”发展的建议,也是今后五年改革的建议。突出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是《建议》的鲜明特点。早在“九五”时期,我们就提出了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十五”时期,又进一步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但转变和调整的效果还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未理顺,市场环境驱动市场主体采取粗放增长的市场行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到位和资源价格不合理,企业技术创新和资源节约的动力就不足;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企不分、政资不分,行政必然过多地干预企业投资经营活动;财税体制不健全,政绩评价体系不完善,引发一些地方盲目攀比,盲目扩大投资,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要在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通过强化制度约束和完善激励机制,形成新的利益导向环境,使企业、政府部门和其他主体的行为切实转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来,转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建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改革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构造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生产经营、投资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活力,就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的力度。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加强和改善服务与监管,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通过深化企业改革,真正使各类市场主体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决定企业的经营行为。

  (三)深化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必须健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污染物排放数量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要在控制价格总水平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价格结构,重点理顺水、电、煤、油、气和运输等基础产品的价格,合理调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价格和收费。要继续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特别是要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四)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形成利益协调一致的经济调节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处理好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上下左右协调的利益机制,关键在于完善财税体制。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要继续完善税收体制,逐步统一各类企业所得税,形成规范的企业税制;扩大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试点范围,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调整和完善资源税,推动资源节约。稳健、高效、安全的金融体系是市场体系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加快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健全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五)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市场紧密联系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应地要求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能力。要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外贸、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落实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的要求,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把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到境外投资,扩大我国发展的市场空间,提高资源保障程度。要深化经贸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涉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妥善处理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推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