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勇]同志们:全国防汛抗洪救灾电视电话会议现在开会。国务院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阶段的抗洪救灾工作,分析当前和下一阶段汛情灾情,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2007-07-17 15:10:54] |
|
|
|
|
|
|
|
|
[张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同志出席今天的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联络员,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 [2007-07-17 15:11:40] |
|
|
|
|
|
|
|
|
[张勇]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及黄河、长江、淮河、松花江、珠江防汛总指挥部有关负责人。 [2007-07-17 15:12:24] |
|
|
|
|
|
|
|
|
[张勇]这次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三项:一是请水利部陈雷部长通报当前汛情及防汛抗洪工作情况;二是请民政部李学举部长通报当前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三是请回良玉副总理作重要讲话。 [2007-07-17 15:12:56] |
|
|
|
|
|
|
|
|
[张勇]首先,请水利部陈雷部长通报当前防汛抗洪工作情况。 [2007-07-17 15:13:41] |
|
|
|
|
|
|
|
|
[水利部部长陈雷]同志们:今年以来,我国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别是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目前第三次洪峰正在向中下游推进。全国也已进入“七下八上”的洪水高发期。在全国防汛工作的关键时期和淮河抗洪的紧要关头,国务院召开全国防汛抗洪救灾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当前的汛情灾情,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十分及时和非常必要。下面,我汇报三个问题。 [2007-07-17 15:14:08] |
|
|
|
|
|
|
|
|
[陈雷]一、入汛以来的汛情和灾情 [2007-07-17 15:14:41] |
|
|
|
|
|
|
|
|
[陈雷]今年入汛以来,江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东部、湖北西部等地区和淮河流域先后发生持续性强降雨过程。除淮河外,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韩江,长江流域的渠江、綦江、沮漳河、府澴水、滁河等河流发生超警戒或超保证水位的洪水。总的看,汛情、灾情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2007-07-17 15:15:15] |
|
|
|
|
|
|
|
|
[陈雷]一是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6月份以来,全国降雨主要集中在淮河、嘉陵江、汉江流域和黄河上中游地区,降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多5成到1倍。特别是6月29日以来,淮河流域除有2天间歇外,持续强降雨,流域面平均雨量290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多3~5倍,折合降雨总量785亿立方米。其中3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为14.76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54%;2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19.77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73%。最大点雨量安徽临泉852毫米。 [2007-07-17 15:15:47] |
|
|
|
|
|
|
|
|
[陈雷]二是洪水涨势猛,量级大。四川嘉陵江支流渠江罗渡溪站7月3日由204.80米起涨,7月7日出现225.37米的洪峰水位,4天内涨幅达20.57米,超过实测历史最高水位0.33米。淮河干流王家坝站自6月30日的20.52米起涨,7月4日就超过28米,随后又超过29米,淮河干流上中游和洪汝河等支流全线超过保证水位。在蒙洼等行蓄洪区分洪运用后,干流王家坝、润河集两站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仍超过2003年,其中润河集站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07米。洪水涨势之猛、量级之大为多年所罕见。 [2007-07-17 15:16:50] |
|
|
|
|
|
|
|
|
[陈雷]三是山洪灾害频发,损失严重。我国西南、江南、华南和西北等地山洪灾害频发,共有276人因山洪灾害死亡,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67%,其中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山洪灾害28起,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贵州、江西、重庆、广东等地。 [2007-07-17 15:17:22] |
|
|
|
|
|
|
|
|
[陈雷]四是旱涝急转,防汛难度大。6月份以前,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等南方地区受旱面积一度达到3720万亩,上百万人饮水十分困难。进入6月份以后,西南等地旱涝急转,洪涝频发,尤其是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受强降雨影响,水库、堤防多次出现重大险情,饱受干旱之苦的旱区又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防汛难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2007-07-17 15:17:4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