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1>> 背景资料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2010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23日   来源:中国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10年7月23日上午10:00召开2010年度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和媒体介绍2010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介绍相关情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部新闻发言人 尹成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按照我们部新闻发布的规定,我们召开二季度的例行新闻发布会。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上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进展情况。

    2010年二季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作为工作主线,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就业工作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就业形势稳定向好。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38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1%;全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5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6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100万人的88%。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11万人,比一季度末减少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一季度末持平。

    二是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开展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通过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开展“2010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全国有17万多户民营企业参加了招聘活动,有62万大中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努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数为1572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626万人。积极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近50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三是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有利于创业的税收政策,在全国85个城市全面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组织实施创业型城市绩效评估。开展创业论坛和创业观摩交流活动,加强经验交流和典型引路。

    四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按照理顺体制、合理布局、强化功能、完善服务的原则,整合原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加强街道(乡镇)、社区(村)基层平台的就业工作职能,进一步完善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和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五是积极开展专项就业工作。指导西南部分地区组织开展抗旱救灾就业工作,帮助灾区农村劳动者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异地就业。针对青海省玉树地区地震灾害,紧急研究制定抗震救灾就业援助政策措施,通过加大就业培训援助力度,加强失业救助,拓展社会保障政策扶持范围等措施,全力帮助地震灾区劳动者就业。

    六是加强政策制定和落实。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继续抓好各项促进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全年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33亿元,比去年增加7亿元。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大力度落实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积极推进重点地区、重点群体、重点政策的贯彻落实。调整就业资金管理办法,为政策落实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狠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跟踪了解情况,组织其参加见习和培训,开展“就业服务月”和“就业服务周”活动,努力完成应届高校毕业生当年底总体就业率80%以上的目标任务。

    三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开展创业观摩交流活动。组织实施创业型城市绩效评估,全面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争完成全年促进10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的目标。

    四是深入开展就业援助工作。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面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推动就业援助精细化和长效化。

    五是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县区以上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综合性服务机构、街道(乡镇)社区基层工作平台建设,推进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整合发展。推进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全面开展失业监测和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工作。

    六是做好地震和洪涝灾区就业援助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及时掌握灾区就业形势的变化,通过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劳务输出、组织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活动,帮助灾区劳动者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

    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

    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就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有关工作印发通知,对监管机构设置、统一行政许可、做好招聘活动监管等工作提出明确意见。

    二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统筹协调和“三支一扶”组织实施工作。起草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见,进一步落实就业和待遇有关政策。启动2010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完善“三支一扶”计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推进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修改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开展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调查摸底工作,编制《中国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名录》。开发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系统,制定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选办法。

    二是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推动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尽快出台。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开发人力资源市场监测信息网络平台,开展人才开发目录的试点。三是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服务。加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统筹协调,制定“三支一扶”工作管理办法。

    三、社会保障工作

    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新农保试点顺利实施,扩大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至6月底,全国320个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全部启动参保缴费和发放基础养老金工作,参保人数5965万人,占试点地区适龄农业人口的63.82%,其中领取待遇人数1697万人。部署2010年扩大新农保试点工作,全国总的试点覆盖范围为23%。明确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和新疆重点扩大新农保试点方案,试点工作7月正式启动,六省区共有177个县(市、区)、1178万农业户籍人口(其中60岁以上老人125万人)将纳入扩大试点范围。

    二是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基金收入持续增加。截至6月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4509万人、41341万人、12903万人、15423万人、11347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加959万人、1194万人、188万人、527万人、471万人。1—6月,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831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80.3亿元,增长14.9%。

    三是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1—6月,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694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73亿元,增长20.3%。全国实发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5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27亿元,增长19.0%。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1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36万人,减少14.0%;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4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3亿元,增长15.9%。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5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0.7亿元,增长28.8%。工伤保险基金支出8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亿元,增长18.7%。生育保险基金支出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7亿元,增长21.0%。

    四是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平稳实施,截止6月底,各地共开具参保缴费凭证51.1万份,办理跨省转续7.4万人次,转移资金6.5亿元。继续巩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成果。援企稳岗政策和东部7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继续实施,失业动态监测在全国范围推广。印发做好人社系统承担的2010年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扩大覆盖面、提高待遇水平、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改进经办服务等重点工作。推进门诊统筹工作,确定14个城市作为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城市。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康复项目目录》。做好新版药品目录实施、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的准备工作。加快解决“老工伤”问题,推进工伤保险市级统筹。

    截至6月底,全国29个省级政府出台或转发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文件,累计有25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或养老保障制度,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200万人。全国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达到4040万人,占全部企业退休人员的75.5%,比上年底提高0.3个百分点。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快推进制度建设。重点督促西藏和4省藏区及新疆的177个县做好新农保重点扩大试点工作,指导各地积极推进试点工作。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和医保关系转续办法,推进地市统筹和门诊统筹,完善付费方式和结算办法。

    二是加强扩面征缴工作。继续以非公单位员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扩大各项社保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扩大基金规模。加强基金监管,研究基金保值增值措施。

    三是抓紧推进社保基础建设。编制社会保障专项规划,落实基层就业与社保平台建设项目,加快推行全国统一、功能兼容的社会保障卡,提升社保信息化水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