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盘点十年创城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1-17 11:07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数说创城☆

  已累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8万处、751万平方米,为国家减少经济损失高达180多亿元。

  城市一、二类街路卫生保洁实现常净常新,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做到即存即清,城市主干街路机械化清扫率、水冲洗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0%、90%和85%以上。

  [张丽欣]第四方面是“创城”带来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坚持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计划,全面推进诚信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项重点工作。

  ☆数说创城☆

  已有2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广大市民在半个月时间里为张丽莉捐款711万元的善举,彰显出哈尔滨人民无私的大爱情怀。涌现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张宝金、“义工校长”赵晓春、“自强之星”苏玉双、“最美乡村教师”刘效忠、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高铁成、全国优秀志愿者谢尚威、“英雄少年”常伟豪“最美大妈”杨慧、“草根英雄”苏泽军、“热心的哥”王君、“最美司机”郑新鑫、孙岩等一批冰城楷模。

    [主持人]网友同时也十分关心哈尔滨“创城”给普通市民带来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张丽欣]哈尔滨市的创城工作始终围绕着便民、助民、乐民、化民的理念来展开。我们始终坚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到创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创建惠民、创建利民、创建化民、创建为民,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高群众幸福生活指数的惠民工程。

  ☆数说创城☆

  投资552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65.8%),落实惠民行动项目136个,为35万户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金11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2.8万套,为1.5万户困难群众提供廉租住房保障,产权证办理、内涝搬迁等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集中解决。其中,历史遗留的8.7万户居民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证问题,目前已有84个项目、6万余套房产具备了办证条件;依法撤销了45家违规物业企业服务资质;投资60亿元,改造热源厂站及供热管网,新增集中供热能力2500万平方米。全市21个易涝点全部根治,道外区新一地区6370户内涝居民全部搬迁安置。创建市级以上物业管理示范小区233个,维修老旧住宅756万平方米,推进扶贫开发项目400个,打造主城区与县域“1小时经济圈”,提前两年实现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全覆盖。全市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已接近千元,建设标准化学校400余所,建成科普场所257个,覆盖率达到85%。

  [张丽欣]坚持创建利民,改善群众宜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年实施污染减排项目的治理和改造力度,三沟一河综合整治成效明显,马家沟、信义沟全面实现污水截流,清水入河,松花江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划标准,城市承载功能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

  ☆数说创城☆

  全年实施污染减排项目101项,拆并分散燃煤小锅炉316台,4.5万台“黄标车”年底有望一次取消。两年累计完成造林23万亩,城区新植树木109万株,新增绿地352公顷。

  [张丽欣]坚持创建化民,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们以创城工作为契机,加快于志学美术馆、哈尔滨大剧院等文化场馆建设。实施文化惠民演出,创作排演《哈姆雷特》、《原野》、《眉间尺》等经典名剧片段,深入校园、农村、社区巡演,我市创意制作的60集动漫作品《小豆豆成长记》,成为广大未成年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鲜活教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中央大街、建设街举办常态化“街头音乐节”,推出爱上交响乐周末音乐会,开展“哈尔滨之夏”群众文化系列演出和百场戏剧音乐进校园、百场曲艺进乡村、百场演出进社区“三个一百”文艺演出活动。依托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街区广场等文化阵地,组织腰鼓队、秧歌队、文艺表演队等文艺团体,开展“好歌大家唱”、“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歌”等广场群众文艺演出活动3000多场(次)。

  ☆数说创城☆

  引进文化产业项目53个,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84亿元,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奠定了基础。

  [张丽欣]坚持创建为民,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我们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俯身抬头、包区联点”行动和创建共产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进社区”、“靓楼道净庭院助邻里”美丽行动等特色载体活动,组织群众对银行、电信、水电气热等22家“窗口”单位进行民主评议,让群众切实体验到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此外,公安、人社、城管、计生等部门还突出特事急事绿色通道,户政、医保等部门开设“午休值班窗口”、“节假日值班窗口”延长工作时间。老百姓普遍反映,办事不卡了,困难有人帮了、党员干部与老百姓更“近乎”了。

  ☆数说创城☆

  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02项,建立健全各级便民服务中心1274个。出台了《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等11项制度,先后建立完善各类畅通群众诉求反应渠道制度103项,建立《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等行政问责、信访、救助困难群众制度542项。开设网上服务平台、设立监督城管执法热线的各类便民措施196个。

    [主持人]在开始做这个访谈前,我们在网上搜索了“创城”两个字,页面弹出73万条资讯。可以说全国很多地市都在“创城”,您能介绍下哈尔滨“创城”工作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吗?

  [张丽欣]可以这么说,哈尔滨在创城工作中,创新不断、亮点频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诚信建设走上制度化轨道。一是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诚信是社会的支点,制度是诚信的保障。建立工作推进制度,用制度保障诚信建设规范化常态化。从信息管理、信息征集、信息发布、信用核查、“红黑”名单、奖励惩戒、教育宣传和诚信考核8个方面,明确任务,完善措施,推动诚信建设步入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

  ☆数说创城☆

  归集整理各级各类诚信政策文件104项(其中,国家13项、省22项、市69项)和评价制度12项,形成《哈尔滨市直部门行业信用评价制度汇编》;制定了25个市级行业协会诚信自律公约。

  二是用诚信制度管住“老赖”。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等联合惩戒工作机制的通知》,率先在全国对纳入失信名单的被执行人在乘坐飞机、购买列车软卧车票,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出国出境,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5方面实施联合惩戒。出台了《关于在政府采购领域使用信用报告的通知》,对参与协议类供货、家具类政府采购信用等级较高的“红名单”诚信企业,予以扶持倾斜。

  ☆数说创城☆

  目前,市法院已报送5批359名失信被执行人及163户失信被执行机构“黑名单”。这些名单正在与市工商局法人注册系统、全市“法人云”、“人口云”相应链接,真正起到了惩戒作用。

  三是开展失信行为的专项整治。以“整理厨房、放心餐饮”为重点的打击“黑餐饮”专项行动,以“规范货运市场秩序”为重点的打击“黑物流”专项行动,以“净化文化娱乐市场”为重点的打击“黑歌厅”专项行动,以“规范烟草市场”为重点的打击“黑烟草”专项行动,以“杜绝未成年人网吧上网”为重点的打击“黑网吧”专项行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倡导诚信物业、诚信餐馆、诚信车行、诚信商场、诚信旅游景点行动。

  ☆数说创城☆

  全市建立旅游企业、文明餐桌、的士等诚信联盟4个,命名“货真价实满意店”37家,推出“文明餐桌示范店(食堂)”27家、“文明餐桌示范街”4条,评选出一批“诚信经营店(单位)”,“文明餐桌行动”拓展到全市11543家餐饮企业,实现了全覆盖。

  [张丽欣]志愿服务工作特点鲜明。一是阵地队伍发展快。全力推进“志愿服务13810工程”,设计了1个志愿服务规范化流程,推出了社工+志愿者、活动+项目、动态+常态志愿服务工作3种模式,制定了8项志愿服务制度,提出了10条志愿服务站(队)标准。大力实施志愿服务1144阵地建设工程,辟建全市首个志愿者广场,建立关爱空巢老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关爱残疾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等四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数说创城☆

  目前,全市648个社区和各级文明单位全部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队),年开展志愿活动27000余次,累计为社会提供580万小时注册志愿服务。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超过100万,占全市建成区人口30.85%,远远超过文明城市测评8%的工作标准,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二是活动载体接地气。全市精心组织开展爱心文明哨、志愿服务爱心大集、妈妈教我过马路、楼道微信群等一大批接地气、顺民意,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春夏秋冬四季送爱心为主题,先后开展“情暖冰城职工志愿服务爱心大集”、“学雷锋志愿服务暨巾帼助困助弱爱心大集”、“助残爱心志愿服务大集”和“中国梦、冰城梦、青春梦”青年志愿服务爱心大集。全市5处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和市志愿者广场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50场双休日志愿服务现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市30处主要交通路口实现了志愿服务队冠名包保,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常态。

  三是立足社区惠群众。按照中央文明办要求,在社区建立注册、对接、培训、记录、回馈、保险、社工带志愿者、党团员带头做志愿服务等制度。推广“社工+志愿者”的运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形成“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的服务格局。发动驻区企业、文明单位、学校,特别是具有专业技能人员的骨干作用,成立不同种类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顺应社会需求,开展项目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组织各级各类机关大力推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立足岗位学雷锋,走上社会学雷锋,发挥党员的示范引导作用,到社区报到当志愿者。

  四礼遇先进措施实。把优秀志愿者列入文明市民、杰出青年、道德模范、优秀公务员、年度感动人物等个人荣誉表彰范围,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各级各类文明创建及文明单位评选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旅游、交通、城管、金融等有关部门,围绕志愿者升学、就业、就医、出行等方面正在研究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和优惠措施。相关部门可以为志愿者购买必要保险、组织身体检查,定期组织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骨干赴先进地区和城市交流、学习等等,通过建立完善回馈嘉许制度,引导在全社会树立“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好人好报、德有所得的鲜明价值导向,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做有一个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取得新成效。在全市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优秀儿童剧”进校园、“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党史知识”进校园、“文明礼仪”进校园等“五进”活动,组织演出110场次。编印《哈尔滨市中华经典诵读读本》、《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小常识》、《哈尔滨市美德阳光少年事迹选编》等未成年人教育系列丛书、光盘6万余套。成立由“五老”人员、美德少年、道德模范、冰城好人、名优教师等典型人物组成的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与未成年人座谈、交流、宣讲,举办“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好故事大赛等活动,广泛宣传美德少年事迹。

  二是优秀童谣传唱工作成为新品牌。全市每个区都有一支童谣骨干创作团队,形成了以音乐、语文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校领导参与组成的近千人的创作队伍,创作出近万首优秀童谣作品。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文汇网、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等10余家媒体以专题、专访、节目展示等方式多次报道我市童谣传唱活动经验,展播我市优秀童谣视频。我市优秀童谣传唱工作经验和做法在2013年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进行大会交流,得到中央文明办的肯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胡国香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