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盘点十年创城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1-17 11:07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数说创城☆

  先后投入了70多万元,编印出版《哈尔滨市优秀童谣集》、《花开的声音》等15种70万册童谣书籍。全市已有20余万中小学生、近万个兴趣小组参与童谣编创活动。

  三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取得新成果。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规范建设区、县(市)辅导站点,形成了市、区、社区(街道)三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开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热线。

  四是童心向党歌咏活动成为新亮点。依托全市各级少年宫、青年宫、少儿活动中心、青少年艺术团队以及儿童艺术剧院等专业演出团体,组织、策划、创作、排练,举办以“童心向党”为主题的音乐会、高雅艺术、经典音乐、优秀儿童剧等专场演出,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今年,香坊区以未成年人日常学习和生活为原型,创编系列儿童音乐情境剧,其中,《校园里的中国梦》成功首演消息被中国文明网等多家媒体刊发,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五是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得到新拓展。在已建成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全部开设了艺术、体育、科普、手工、技能、阅读等多个活动项目,为农村孩子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激发潜能提供了平台。中央文明办对我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数说创城☆

  目前,在黑龙江文明网实名注册心理健康志愿者6万余人,并成立了哈尔滨市未成年人心理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心理专家深入全市120余所中小学校和50余个街道、社区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室(站)进行心理辅导,创编了包括学习、情感、人格和人际交往等四类30余篇校园心理剧。

  ☆数说创城☆

  截止到2013年底,建成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25个,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151个,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了中央文明办提出三年全覆盖的要求。2013年,顺迈小学等三所学校的少年宫荣获了全省首届十佳乡村学校少年宫称号。

  [张丽欣]“我们的节日”活动主题突出。一是突出“乐民”主题,涵养人文之风。开展冰雪文化系列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举办“冰雕雪塑”大赛、“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COOL哈尔滨”大型冰上舞蹈演出等活动,开展冰上赛车、滑冰、滑雪、冰橇、冰尜、冬钓、冬泳等各种冰上体育运动,让人们在赏冰戏雪中领略地域文化风采,感受节日欢乐氛围。发挥小雪花、老知青、建筑工人合唱团等群众文体活动队伍作用,开展“欢乐冰雪节,社区文艺展演”、“爱国歌曲大家唱”、“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歌”以及“南岗歌声”音乐会、道外关东美食文化艺术节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机关”创建评选活动,极大调动了市民读书学习热情。

  ☆数说创城☆

  建立2000多支各类文艺队伍,每年传统节日期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观众达100万人次。发放读书卡10万张,在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等建立“图书漂流”站2000余个,市、区、街道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二是突出“节俭”主题,培育社会新风。倡导勤俭节约理念。大力推进“文明餐桌”行动,引导广大商家积极参与“文明餐桌”联盟,主动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等相关服务,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开展环保宣传,倡议广大市民节约资源,“环保”过年节。

  ☆数说创城☆

  餐桌浪费现象比以往减少约70%,餐厨垃圾减少60%以上。仅今年除夕夜,全市烟花爆竹垃圾减少近800吨。

  三是突出“传承”主题,弘扬民俗文化。以未成年人群体为重点。寒假期间,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保护历史文化为目的,组织文艺院团、文艺专家开展龙江剧、东北大鼓、双城皮影戏等地域特色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演出活动,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家乡的特色文化。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定期举办农民培训班,组织我市地域文化非遗传承人为广大农民传授阿城版画、五常泥人张、方正剪纸、呼兰女子拓彩等技艺,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四是突出“四暖”主题,情暧冰城百姓。在春节、元宵节前后,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暖心行动”。开展“常回家看看,暖亲行动”。注重把“孝道”文化融入我们的节日之中,号召广大市民利用节日期间回家看看父母,陪父母聊聊家常,为亲友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传承中华尊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开展“扶助贫困家庭,暖屋行动”。对“城中村”改造拆迁户、五保户、残疾家庭等弱势群众的取暖情况深入调查,发放取暖补贴、临时救助金、取暖物资等,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冬季取暖不受影响。组织沿街单位、商家开展“打开沿街店门,暖身行动”,积极为出行市民献爱心,号召沿街商家主动打开临街店门,关爱行路人,为乘车行人避风寒、为环卫工人热饭盒、为执勤交警送杯热水,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数说创城☆

  10余万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对“认亲”,为近20万年龄大、身体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发放“文明爱心哨”,遇到突发状况,持哨人可吹哨求助,第一时间获取帮助。

    [主持人]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确实是个内外兼修的过程,冰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城市的精神内核也得到了提升,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张丽欣]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每个公民的成长,离不开思想的引领。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到各领域各方面,全市形成了共同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

    营造浓厚氛围,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哈尔滨市把“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重点,坚持贯穿结合融入,坚持常态化、生活化、接地气,采取人带、网传、图说、礼规、乐融等不拘一格的宣传形式,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大格局。

    目前,核心价值观在哈尔滨已落地生根,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已植入城市建设,融入百姓生活,成为城市的风尚、群众的追求。

    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构建立体化传播体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全方位推进、全领域覆盖。

    ☆数说创城☆

    在全市56个公园和中心广场、在主城区68条主要干道、20多个地铁站、19个营运码头、5000多辆公交车、1.4万辆出租车、906处公交站廊、326处建筑围档、2192块社区宣传栏、6792个庭院、51779个楼道,利用展板展架、灯箱牌匾、灯杆队旗等形式,设置“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共计212178幅(张),设置宣传展板39004个,队旗10900多幅,展板10000多块;利用街路商圈16859块城市大屏幕、楼宇电视,每天循环播放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累计32400多个小时。

  [张丽欣]开展“五微”宣传,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主动适应“微时代”的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和全民性特点,积极创新方法手段,在“微”字上下功夫,组织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微”活动。

  一是创作道德模范“微小说”。把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学艺术创作结合起来,以微型小说的形式,向群众宣传道德和文明行为规范。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为素材,组织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故事的形式,展现模范典型、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针对人们的阅读心理,用“千字”的篇幅,雕琢出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让人们在对文学作品的品读和赏析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模范人物的可贵品德。目前,微小说集《你就是春雨》已编撰出版,收录文学作品30篇。

  二是摄制冰城好人“微电影”。哈尔滨市组织开展“哈尔滨微电影大赛”活动,以各类冰城好人为原型,拍摄系列微电影。相继完成了以关爱空巢老人为主题的《月圆家人心》,以及再现乡村教师刘孝忠、最美志愿者谢尚威、龙江好人苏玉双、最美志愿者洪润浩事迹的《天梯》、《青春在奉献中闪光》、《发条女孩》、《寻宝》等微电影拍摄工作。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文明网、道德讲堂等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展播,进一步弘扬哈尔滨风尚,助推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三是建立邻里守望“微信群”。针对志愿服务队伍规模化、志愿服务群体年轻化、微信传播大众化的实际,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为对象,在“爱心门铃”的基础上,组建了社区“邻里守望微信群”,把“微服务”融入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字、语言、图片和视频进行全方位的互动沟通,将素不相识的社区居民、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物业管理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等群体和部门紧密连结起来,为志愿者与受助者搭建起迅捷的沟通平台,促进了邻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邻里之间更和睦、人际关系更和谐。

  ☆数说创城☆

  目前,全市已在19个街道组建微信群112个,参与志愿者1500余人,受益人群近万人。

  四是抓拍凡人善举“微视频”。为积极探索实施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提高、群众受益的道德宣传新模式,组织开展发现身边的感动——“凡人善举”微视频征集活动,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区、街道、相关单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凡人善举为资源,引导市民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感动,用手机、DV、MP4等多种视频终端去记录身边的凡人善举,让身边好人成为自己镜头下的明星。通过开辟“凡人善举”微视频主题QQ微博群,在哈尔滨文明网建立“凡人善举”微视频链接,产生集聚、放大和发酵作用。由于微视频中发现的身边感动人物和事件,均来自基层、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凡人善举”可亲、可近、可信、可学,更易产生提升自我的教育效果。

  ☆数说创城☆

  目前,已发布十个类别的视频300余条,微视频活动已成为我市发现先进、选树典型的重要途径。

  五是发布未成年人“微博客”。在哈尔滨新闻网开设“冰城文明小博客”,将其作为深化“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做一个有道德人”主题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平台开设校园生活、花季感情、名师在线、博客学校等十余个板块,号召全市各中小学校正确引导学生开博、写博,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冰城文明小博客”。组建了由教师、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网络志愿者队伍。

  ☆数说创城☆

  在哈尔滨新闻网开设“冰城文明小博客”,目前,注册文明小博客8万余个,播发日志2.7万条,话题6902个,评论15661条。

  [张丽欣]组织教育活动,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

  我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落实到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落实到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诚信哈尔滨”建设中,组织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围绕把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召开多个专题研讨会,组织社科理论学者撰写阐释核心价值观理论文章相继在中央和省市主流报刊刊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的“六进”系列活动。

  注重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的建设当中,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三严三实”为主要内容,以争创首善机关、共产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为载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诚信制度化为载体,推进文明行业创建,以志愿服务制度化等“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开展文明单位践行核心价值观“十带头”活动;以十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文化广场、文明村、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文明村镇创建;以“十有标准”建设为载体,推进文明社区创建;以弘扬孝敬、勤劳、节俭、礼仪、诚信等传统美德为重点,推进文明家庭创建。组织开展楼道爱心互助群、爱心哨、爱心课桌、爱心门铃和贴心儿女进家庭、心理疏导进养老院、法律常识进社区、健康档案进家庭等“四爱四进”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胡国香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