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从“东方红一号”到火星探测——中国把航天梦写到外太空

2016-06-26 08:4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张辛欣)2020年,中国探测器要去火星了!不久前,工信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表示,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将在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一步实现绕火星的探测和着陆巡视。

“目前,探测器能够在火星上着陆的有美国和俄罗斯,但实现着陆巡视的只有美国。如果我们一步到位实现着陆巡视,将是一个很大的跨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我国的火星探测形式在国外是没有过的。这体现出我国在空间技术创新发展中的“首创精神”,也是中国航天工程“快好省”的生动实践。

1970年4月24日,伴随着喷薄而出的熊熊烈焰,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而今,随着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我国真正意义上迈入深空探测。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建立起独立自主、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中国以扎实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把航天梦写到了外太空。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充满着艰辛。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我国的航天才刚刚起步。面对国际封锁,我国航天只能走一条从“零”开始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路。

火箭研制、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空间交会对接……我国航天发展史上每一个从“零”到“一”的突破,都浸透着航天人的汗水。从原理样机、方案论证到技术验证,从电脑前没日没夜的归零、调试、计算,到漫漫戈壁滩和发射场忍受着极端天气的奋战……已故航天专家谢光选院士曾感慨,任务的研制历程犹如一次“长征”。

从“863”计划到1992年确定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再到近些年来一步一步地扎实推进,中国航天人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就告诉世人,攻克前行路上的每一个难关,就能实现梦想,书写辉煌。

浩瀚无际的太空,还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可靠的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迎来首飞;用于未来载人空间站、北斗导航、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的发射任务,目前我国高度最高、体积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长征五号”,也将于今年下半年迎来首飞。

嫦娥四号任务全面启动,嫦娥五号进入决战阶段,北斗导航系统加速全球组网,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发射对接,高分三号卫星、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以及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空间科学新型卫星将实施发射……多项重要航天任务即将实施。

探索太空是途径,开发、利用太空才是目标。“中国航天走到现在,很大的一个转变就是应用空间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许达哲介绍,“以高分、风云、海洋、资源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在农业、林业、减灾、交通、气象等领域广泛应用,通信卫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导航定位卫星步入了产业化的发展轨道。”

下一阶段,随着军民融合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与资本参与到商业航天领域,将加快把中国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姜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