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侨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
林明江(侨联)
侨联等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各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重视人民团体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进行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
进一步调动人民团体的积极性,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新格局作贡献。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世界广泛宣传中国,介绍中国。
通过民间渠道加强人民团体与有关国际组织活动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重大问题的讨论,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中影响的上升,要高度重视发挥人民团体的优势,专门研究,制定对策;要积极组织和引导人民团体参与,就一些重大问题,如人权、劳工、妇女、移民、环境等方面发表看法,宣传我国的正确主张。
积极引导人民团体发挥其独特优势,做好港澳台工作。维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侨联等人民团体也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工商要服务新农村建设
刘凡(民革)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以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为着眼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机制创新,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是以强化农贸市场监管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害农行为,创新和建立“红盾护农机制”。
二是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村经纪人”,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创新和建立“经纪活农机制”。
三是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解决因农资消费引发的纠纷,创新和建立“权益保农机制”。
四是稳步推进“订单农业”,开展“涉农合同帮扶”活动,创新和建立“法律法规助农机制”。
五是积极引导农民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创新和建立“商标品牌富农机制”。
六是积极培育、规范和繁荣农村市场,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创新和建立“市场流通便农机制”。
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农业
洪绂曾(九三)
目前,全国城乡每年有10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健全体系。主要是建立正规的初等职业教育,并将其纳入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之中,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形成初、中、高三级的完整体系。建议国家将具备条件的一些中长期培训班纳入初等职业教育体系,对接受过一年以上初等职业教育者发给学历证书。
正确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必须采取措施保证这些资金的正确使用。要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资金使用评估体系。
培训师资。引导职校教师到相关企业接受技能培训,使教师成为师傅;也可以请企业的一些合适的工程技术人员到职校兼课,使师傅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