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郑国光强调:应对气候变化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29日 20时47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记者:郑局长您好。近年来,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对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哪些要求?

    郑国光: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发,并会对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海岸带和人体健康,以及工业、服务业、交通业、能源电力、重大工程等其他行业和部门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个目标之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提出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的具体要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提升对气候规律的认识水平和把握能力,坚持趋利避害并举、适应和减缓并重,以气候承载力为基础,主动顺应气候规律,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资源,强化生态气候服务,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有效防御气象灾害,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记者:应对气候变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重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我国做了哪些工作?

    郑国光: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在2007年就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我国发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我国公布了到2020年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在随后的“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得到了落实。“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相当于5年少排二氧化碳14.6亿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求,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为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措施的科学性,我国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方面部署了大量的项目,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制了两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象局还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部署开展了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包括气象部门在内的各部门,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与管理、社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意识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记者: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您对这方面工作有何考虑?

    郑国光:应对气候变化,在于提高全社会对不利影响的适应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消费模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要把握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规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人居安全环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能源,充分利用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加快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发展,加强建筑节能示范,倡导全面节约意识、气候意识,营造保护爱护全球气候的良好风气。

    二要注重安全发展,化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气候风险,着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根据已制定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明确政府职责和义务,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修订城市规划设计标准,提高气象灾害易发区、脆弱区和高影响行业的防御标准,减少城市气候脆弱性。提高易发频发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服务能力,加强预警发布和信息传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突发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严格实施气象灾害风险论证制度。

    三要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加强水利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确保城市淡水资源安全。加强交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确保城市交通安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安全。加强气候变化对各类疾病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和适应措施研究、对国防建设和国防安全的影响和适应措施研究,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和适应措施研究。

    四要注重优化社会环境,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和舆论引导,着力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意识。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全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防灾减灾的科学认识;把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防灾减灾科学知识、自救互救技能作为中小学校的必要课程,使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推进气象科普进社会活动,提升脆弱群体应对城市极端灾害能力。

    记者: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方面,我国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郑国光:今年以来,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偏多偏重,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静稳天气偏多、冬季大气气溶胶背景浓度偏高三个主要因素有关,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污染物排放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此外,雾霾灾害呈现区域性特征与大气污染排放物随大气环流运动扩散输送直接相关。

    防治大气污染需要加强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长期重治、短期重防;需要加强区域协调、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需要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一是切实加强污染源排查和大气污染事件规律研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排放都是污染物,不是污染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形成大气环境污染事件,一个地方的大气环境污染事件也不都是自身排放造成的,防治大气污染也不能对所有企事业单位采取一个标准。加强污染源排查和详查,了解排放情况,掌握污染物排放、输送及其形成大气污染事件的规律,是防治大气污染的基础性工作。这也是提高防治大气污染政策措施针对性、有效性的前提。

    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根据大气运动规律,打破行政区域和部门界限,多部门联合制定区域性的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和快速协调机制,特别是要制定严重污染情况下区域应急防控方案,促进整个区域在既定的方案下,统一行动,形成合力。建立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机制。在气象部门发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预报后,各地各部门要根据预报采取应急减排、限排联动等措施,以减轻空气污染恶化趋势。

    三是严格实施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研究表明,不同的城市规划布局对污染物的扩散和自净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明确要求城市特别是新兴城市建设必须从城市规划着手,依据各地气候规律特别是气候对大气污染物的承载力和自净能力,科学确定城市功能,有效控制城市规模,合理布局城市格局,强制构建城市“通风道”,要根据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避免在城市主导风上游建设高排放企业,趋利避害做好城市建设。

    四是加大大气污染防治部门合作和联动。建议建立跨机构的协调机制,促进相关部门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气象、环境影响等监测预报信息共享;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在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防控、治理等方面职责;组织多部门专家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提高对大气污染的监测预警能力和应对水平。

    五是加强应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普宣传工作。大气污染防治需要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继续组织专家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面向公众的大气污染成因解读和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科学应对大气污染的能力和水平。

 
 
 相关链接
·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到中央气象台指导工作
· 先行一步广泛征求意见 郑国光带头广纳良言听民意
· 郑国光深夜连线甘肃震区气象部门慰问灾区职工
· 郑国光就进一步加强汛期气候服务工作提出要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