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张平撰文谈汶川地震灾区重建:重建信心 重建希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16日   来源:求是

重建家园 重建信心 重建希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 平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决策,把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求必须树立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以恢复重建为加快灾区发展的重要契机,使其成为促进全国发展的强大引擎,努力实现又好又快的重建。一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和提前预拨了部分恢复重建基金,目前中央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已下达计划1540多亿元,并安排利用国外优惠紧急贷款18亿美元,支持恢复重建项目建设。

    一、科学决策,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涉及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建设任务艰巨,事关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灾区的长远发展,是我国历史上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一项重建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周密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地震发生后不久,中央明确提出,要在继续做好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同时,把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做好灾后重建前期工作,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并决定成立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小组,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研究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举全国之力,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灾区。去年6月上旬,国务院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我国首次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颁布专门条例,标志着恢复重建工作从一开始就纳入法制化轨道。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要求尽快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规划、分步推进,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灾后重建规划组在全面调研、科学评估、广纳民意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生产与生活、当前与长远、物质与精神,并注意借鉴国内外灾后恢复重建的有益经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规划明确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城乡住房、生态修复等十个专项规划。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了恢复重建年度实施计划,纳入总体规划范围的51个重灾县(市、区)分别制定了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为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保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使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决定中央财政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采取财税、金融、土地、产业扶持、就业和社会保险等优惠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受灾省也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

    二、齐心协力,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家家有房住”是灾区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郑重承诺。灾区各级政府始终把城乡住房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克服众多困难,切实做好受损农房鉴定和重建的选址、设计等工作,因地制宜地采用就地分散或相对集中的安置方式,通过政府补助、银行贷款、农户自筹、社会帮扶等形式,有效推进农村住房重建。到目前为止,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维修加固农村住房已完工99.5%。三省农村住房重建开工166.23万户、竣工127.92万户,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4.26%和72.54%。城镇住房重建工作开始启动,已完成加固73.74万套、重建3.1万套,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48.9%和8.6%。

    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恢复重建的紧迫任务。在恢复建设过程中,党和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结构,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规范,优先安排重建资金,确保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目前已开工建设各类学校2770所、医疗卫生机构项目1522个,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75%、60.6%;已完工学校287所、医疗卫生机构项目325个,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7.8%、12.9%,已有近70%的灾区学生进入永久性校舍上课。同时,已开工建设4325个文化体育等项目,占恢复重建任务的74%。

    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推进,也关系到灾区的长远发展。目前,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1140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60%。高速公路已经恢复到灾前水平,干线公路101个项目已有94个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完成6000多公里,占需恢复重建里程的15%。宝成线、成昆线等严重受损的铁路设施完成修复加固,成都至都江堰城际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开工建设。通信恢复重建项目全部开工。水库、堤防除险,乡村供水、灌区水利工程设施等项目已开工71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41.5%;电源、电网、煤炭、油气等项目已开工797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60.9%。

    产业重建是发展灾区经济、扩大灾区就业、维护灾区稳定的重要途径。目前,98%的工业企业已经恢复生产,工业、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开工3574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85.9%。东方汽轮机厂在厂房损坏、设备损毁、职工家属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克服困难,顽强拼搏,2008年实现总产值107亿元,比上年增加7亿元。旅游业恢复重建取得明显成效,四川省除极重灾区的个别地方外已具备安全接待游客的条件,九寨沟、黄龙、都江堰等重点旅游景区陆续向游人开放。

    城镇体系建设、农村建设、防灾减灾、生态修复、土地整理复垦等规划项目也全面启动。北川新县城整体建设规划已经明确,其他城镇重建工作正在抓紧实施。市政设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风景名胜区等项目累计开工413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40.1%;种植业、畜牧业和农机设施、农村沼气及乡村清洁工程等农村建设项目637个已全部开工;防灾减灾治理项目已开工397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53.4%;受损林地植被恢复、林区水电设施、道路、通信、公共用房以及林木种苗等项目已开工80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40.6%;39个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全面启动。

    党中央、国务院心系灾区人民,将灾后恢复重建进展情况时刻挂在心上。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深入灾区,实地了解恢复重建进展和群众生活情况,现场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后恢复重建也得到国内外的广泛支持,据有关部门统计,从“5·12”至2009年2月28日,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760.22亿元,这些资金除前期用于抗震救灾外,后续资金主要用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灾后恢复重建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2009年4月底,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21000余个,完成投资约3600多亿元,占规划投资任务的36%左右。

    三、再接再厉,努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全面胜利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仍处在恢复重建任务最繁重时期,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时讲话的要求,继续扎扎实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着力把握好加快进度与确保质量的关系、加大投入与厉行节约的关系、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争取外援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攻坚克难,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

    一是坚持以民生为重点,继续把城乡住房和学校、医院建设作为恢复重建的重中之重。关心和帮助城乡特困群众解决好住房重建困难,让每一户困难群众都能及时搬入新居,实现“家家有房住”的目标。今年底前灾区95%以上的学生能够进入永久性校舍上课,明年春季开学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进入新校舍。灾区县级医院和疫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明年9月前基本完成重建任务。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灾区群众普遍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科学合理规划建设体现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重点纪念设施。

    二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为灾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公路网建设事关灾区的生命线,力争明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干线公路重建任务。在全面完成现有铁路设施恢复重建的同时,积极推进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都江堰城际铁路等支撑灾区未来发展的新铁路项目建设。抓好机场、通信、电力等工程建设,加快形成满足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需要的基础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镇恢复重建及配套公共交通、供排水、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抓紧通乡通村道路、农村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加快推进产业重建和结构调整,促进灾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恢复工业、农业、旅游业、市场服务设施。建设优质粮油、特色果蔬、畜牧业等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建设好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大力振兴旅游业,加强重点旅游区和精品旅游线建设,充分发挥旅游业安民富民的重要作用。保护和传承独特民族文化,加强民族特色村寨及建筑物的重建,发展壮大特色文化产业。把产业恢复、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扩大就业为导向,积极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确保有劳动人口的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使灾区群众收入超过灾前水平。

    四是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尽快改善灾区环境质量。通过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恢复受损植被,恢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加强污染源和环境敏感区域的监督管理,做好水源地和土壤污染治理,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完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威胁。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尽可能复耕损毁耕地。通过努力,使灾区的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五是切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保障工作。按照加快推进恢复重建进度的要求,组织技术力量扎实做好恢复重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时落实建设资金,做好建材生产和供应。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不出“豆腐渣”工程。加强对建设资金和物资使用的监管、审计,防止和杜绝腐败现象发生,使灾后恢复重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有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目标任务,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迎来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相关链接
· 四川省6重灾县电网重建全部完成 总投资3亿多元
· 苗圩近日深入四川地震灾区调研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 四川要求推进农业重建工作 进一步落实防汛措施
· 刘奇葆: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灾后重建和经济回升
· 四川省灾后重建竣工项目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 甘肃省灾后重建初期审计结果首次公布 情况良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