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经典中国·辉煌60年:凤阳小岗村改革中不断前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经典中国·辉煌60年:凤阳小岗村,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前行
——小岗大包干带头人回访

    新华社合肥9月15日电(记者 葛如江、詹婷婷)自1978年12月的一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那一刻开始,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就此拉开了大幕,中国农民的命运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历经风雨,小岗人一直坚信,只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小岗村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小岗60年 今昔大不同

    由费孝通先生题字“凤阳县小岗村”的门楼伫立在小岗村西头,新建的民居小楼沐浴在阳光下,村里农民文化广场上的“大包干书卷”颇具气势,徽派建筑风格的村委会办公楼、档案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无不彰显着“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在新中国60周年里发生的变化。

    进入小岗村门楼不远,就见到小岗村村民关正锦开的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名叫“大包干农家菜馆”。去年9月30日,就是在这家农家乐的小院里,胡锦涛总书记和关友江等大包干带头人促膝谈心,共话改革发展大计。

    关友江是小岗村村委会副主任,也是当年大包干按手印的18个人之一。现在,他也是唯一一位仍在村里任职的“大包干”带头人。

    62岁的他,打出生起就没离开过小岗。他既是小岗村60年从贫穷到致富的见证人,也是小岗村30年改革发展的实践者。

    尽管他不愿提起贫穷的往事,但这段记忆是无法忘却的。到1977年底,小岗生产队不论户大户小,户户外流;不论男人女人,只要能蹦跳的都讨过饭。话语间,关友江唏嘘不已。

    1978年秋天,凤阳遭遇特大旱灾,粮食歉收,不少村民又开始准备出门讨饭。这时候,老人们说,能不能“包产到户”呢?这一年的12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小岗18户农民以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签字画押”方式,按下了18个鲜红的手印,并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

    第二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2元猛增到400多元,全村粮食产量达13.2万斤,23年未向国家交一粒粮还年年吃返销粮的小岗人,一下子向国家交售粮食2.5万斤。

    如今的小岗更是今非昔比。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达到6600元。“如今,小岗人家家用上了自来水、燃气灶,装上了电话,看上了彩电,用上了冰箱、洗衣机,年轻人还买了电脑上了宽带。”关友江对记者说。

    小岗村前行 改革是动力

    得益于改革的小岗人,并没有沉睡在功劳簿上,小岗的每一步发展都能看到他们不断改革的踪影。

    在解决温饱后,为了优化资源,小岗在“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开始推动土地流转,逐步实现耕地向种地能手集中。

    关友江说,过去分田是改革,现在合起来也是改革。小岗村第一次大规模土地流转发生在2001年,村里7户农民自愿将8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出租给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建立了葡萄示范园。这个现代农业园是经小岗村农民自愿、有偿流转而兴起的第一片“试验田”。

    近年,小岗村还迎来了进村创业的大学生。他们带动村民建起了近200个蘑菇大棚,还和农户共同成立了“小岗村利民食用菌合作社”。第一批来到小岗的大学生苗娟说,将来合作社还准备发展蘑菇加工业。

    另一位“大包干”带头人66岁的严金昌,和几户农民一起,把田地租了出去,交由上海一家养殖公司发展种猪扩繁基地。因为养殖经验丰富、并且在村里有一定威望,严金昌被委以这个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养殖场的管理者。出租土地的农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公司的返聘,成为企业员工,每人每月领取800元左右的工资。

    “我们饲养的这种高山特色风味猪,直接销到上海等地的大型超市,价格是普通猪的两倍。”严金昌告诉记者,“每亩地一年500元的租金,再加上年终一定量的分红,一年到头少说也有两万多元收入,这可比种地划算得多。”这位30年前领头实行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农民现在成了土地集中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倡导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岗村1800亩耕地已有1000多亩实现流转,每亩土地收益少的上升了5倍、10倍,多的甚至二三十倍。

    关友江认为土地流转对小岗村意义重大,能让那些小田小地集中起来产生规模效益。30年前,小岗村分田到户,掀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30年后,小岗村将农民的土地反租过来,统一平整,对外招租,重走合作之路,又一次用改革的办法让自己得以发展致富。

    小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小岗村村东头满目的葡萄架、村西头黑压压的蘑菇大棚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近年来,通过加快小岗双孢菇生产园区、优质葡萄示范园、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以及生猪繁养场和龙虾养殖场等“三园两场”建设,小岗村现代农业迅速发展。

    小岗村每天都在发展。小岗村最近又在建新房,想把一些分散的农户聚集到一起建房,让他们更好享受便利的水电、交通、信息服务,然后把空出的宅基地集中起来复耕。“等过一段时间,你们再来看看,可能又不一样了。”关友江说。

    严宏昌感慨地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现代农业梦”,另一个是始终未圆的“工业富民梦”。2007年,严宏昌的儿子严余山从上海再次回小岗创业,希望利用自己的节电专利技术创办新型企业。对比两次回乡办企业的感受,严余山说:“2001年带钱回村创业,村民是排斥的,干部是漠不关心的。这次回来创业,不少村民变成了追随者,就连县领导也几次登门交流,共同探讨农村办企业的新路子。”

    像严余山这样的第二代小岗人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办起了小岗面业、钢构厂、装饰材料厂、节能电器公司等企业。小岗工业园建设也正加紧进行。今年1月8日,广州从玉菜业集团、美国GLG集团分别与小岗村签订投资协议。GLG集团计划在3至5年内投资15亿人民币,在小岗村建设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产业园区,投资建设10多个高科技产业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超过60亿元人民币的年产值。

    对于小岗村的未来,关友江告诉记者,他一直相信:“只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小岗村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相关链接
· 经典中国·辉煌60年:淮河的“世纪安澜”之战
· 辉煌60年:我国社会福利服务开始惠及全体人民
· 辉煌60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比例日趋协调
· 经典中国·辉煌60年:"广播电视村村通"通到哪里
· 经典中国·辉煌60年:中国的人口政策功在千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