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献给世界的和谐乐章--世博会对城市发展理念演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30日   来源:光明日报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从一开始就被世界寄予了厚望。

    放眼全球,已经有超过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人们享受着幸福的城市生活,同时也被拥堵、犯罪等各种“城市病”所困扰;

    回望国内,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快速城市化对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二十一世纪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一是中国城市化。

    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城市,中国想知道世界的思考,世界也想知道中国的答案。

    所以,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上海世博会从承办之初,就“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

    如今,上海世博会已经将这个“伟大的希望”演绎了150多天。在这150多天里,中国用充满中华智慧的“和谐”理念,回答着“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用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世界打开着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人和谐共存的窗口,奏响了“和为贵,谐为美”的动人乐章。

    9月28日,工人们在世博园中国馆前的遮阳篷上布置花卉装饰。随着10月1日国庆节的临近,上海世博园正忙于“梳妆打扮”,以崭新面容迎接新中国61岁华诞和中国国家馆日的到来。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和谐城市:创造美好生活

    “城市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上海世博会城市生命馆总策划许江说:“它有血脉——人流、物流、车流、金融流、信息流;有循环——各种输送能源和排放废物的管路;有神经——教育、卫生、社区管理都需要监测互动系统;有肌理——要有古老遗存、不同年代的建筑样板以及最新的时尚体现;有灵魂——每座城市都有各自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有独特的精神品格。”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的探讨从未停止。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设想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空间与秩序、精神与物质的平衡与和谐。而文化,正是其中的核心要义。

    到苏州参加世博论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惊叹于苏州园林保持得如此完整。在他看来,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没有文化的城市无法称之为城市。在快速更新被作为城市追求目标的今天,文化传承日渐式微,但上海世博会用自己的实践告诉人们:文化,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如今的浦江两岸,场馆星罗棋布,绿树成荫,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有高耸的烟囱、生硬的塔吊和破旧的房屋。1.8万户居民住在户均建筑面积仅30平方米的房子里,272家企事业单位交错混杂,既有造船、港口机械等行业的百年老厂,也有钢铁、化工、发电等污染企业。

    世博会改变了这一切。1.8万户居民搬迁到专门修建的小区,浦江两岸建起了120万平方米的绿化带,昔日浑浊的黄浦江水通过生物净化得以使用,大烟囱变成了室外温度计……中国打破了历届世博会在居民稀少的空旷场地兴建园区的惯例,选择了旧城改造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这显示出中国政府借举办世博会契机改善百姓生活、创造和谐社会的坚定决心。”同济大学教授、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说。

    在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吴建中看来,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和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这届世博会上,我们向世界表明了城市的繁荣是可以和城市化发展同步的。城市的发展既不应以牺牲大部分居民利益为代价,也不应以牺牲自然和环境为代价。“这就是和谐城市理念的实质,也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吴建中说。

夜色中的中国馆灯光璀璨(5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和谐生活:促进城市更美好

    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关乎城市未来。

    在城市人馆,来自五大洲的6个家庭讲述着自己身边发生的生活故事:父亲与儿子的一场象棋赛、生日会上的一首歌……“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和“健康”,昭示着多维度的幸福生活。在每个家庭生活的背后,设计师都会列出代表这个家庭所消耗的城市资源和整座城市承受力的数字。

    “如果说人是城市的主人,那各类资源就是城市的血肉,每一个人只有合理利用、节约资源,城市才能持续发展。”城市人馆总设计师赫曼考斯曼说。

    其实,世博会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城市,也有如何利用资源的问题——热门展馆排队人流较多,而冷门展馆的展示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冷门馆未必不精彩,只是人们有时忽视了它们。

    “每一个人只有合理利用、节约资源,形成和谐的生活方式,城市才能持续发展。”赫曼考斯曼说,幸福的生活应该摈弃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合理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资源。“这种有节制的生活方式既是高尚的、也是幸福的。”

    这种生活方式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人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世博园里,你随处可见以人为主题的展示。回顾历史,世博会开启着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引领人们从对物的崇拜转向对人的关怀、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上海世博会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入了更多“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烙印。

    例如志愿者。被昵称为“小白菜”的志愿者,为游客指路并回答各种问题,“与志愿者接触”已成为参观者体验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说,志愿者们通过服务世博学会面对真实的自我,思考、规划和管理人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这是世博会留给中国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

    例如排队。事实上,世博开幕之初也出现过随便插队、滥用轮椅等不文明现象。经过宣传引导,文明观博如今已经蔚然成风。热门场馆门前蜿蜒有序的队伍,用无声的语言展示着游客的文明素质。整个8月,世博园内仅有27起与排队有关的投诉,占受理问题总数的1%。

    9月23日,世博园内人头攒动。据世博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日18时,上海世博会单日入园人数达61.56万,再创历史新高。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创新进步:成就城市未来

    交通拥堵如何缓解,蓝天白云能否长留,安居之梦怎样成真?上海世博会,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种种想象和可能。这其中,充满着创新、进步的影子。

    在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由地铁、多层地面道路及空中运输组成了“多层立体的交通体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在成都案例馆,收集的雨水和污水通过一系列生物处理,经过菖蒲、芦苇、睡莲等组成的人工湿地,最终变成了喷泉广场的洁净活水;在“沪上·生态家”,穿堂风、自遮阳、自然光、天井绿等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节能方法,使得展馆即使在夏三伏、冬三九,不开空调屋内温度也很适宜。除此之外,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江水源空调、立体生态墙……上海世博会,堪称是中国的“低碳文明宣言”。

    “上海世博会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城市未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说,因为上海世博会奉行的是绿色、低碳的理念,把很多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城市最佳实践区所表现出的理念,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出城市美好的未来前景,提供了实现城市美好未来的最佳选择。

    “未来的城市生活不仅是高科技的,而且也是充分汲取传统智慧的。”世博会“沪上·生态家”案例馆设计负责人、上海现代建筑集团副总裁曹嘉明说。

    上海世博会,现代科技与传统元素的结合,不仅昭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还传递着“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在城市地球馆,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作为展示元素,演绎着地球从因污染、过度开发而变黄、燃烧,后经拯救回归蓝色的过程。

    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部部长章克勤看来,世博会表达着这样一个核心理念:在全球城市化背景下,为了创建更美好的生活,必须同时兼顾人的需求、城市的需求、地球环境的需求,即‘人’、‘城市’和‘地球’环环相扣,日益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上海世博会组织的系列论坛上,“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这些与当今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人们一一形成共识,成为解决城市化难题的思想武器。

    无论是大创意还是小细节,上海世博会,都在给出关于城市未来的答案。(记者 李金桀 张玉玲 余传诗)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建宜居城市 促国民幸福

    上海世博会开园已近五个月。来自全球的参展方以生动多样的展出,描绘了城市生活的过去,展示了城市生活的未来,给人以丰富的启迪。如何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人们的思考正在走向深入。即将在杭州召开的“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世博主题论坛,集聚了来自全世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家,共同探索城市通过和谐达成宜居的发展思路。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需要宜居与和谐。现代意义的城市的崛起,伴随着工商业的勃兴。近年来,很多国家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曾经只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纷纷涌向新兴的工商业中心,城市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社科院《2010年城市蓝皮书》预测,大约在“十二五”中期,中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将首次持平。对传统农业大国中国而言,这是极其深刻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了和谐城市,才有和谐国家;有了宜居城市,才有国民幸福。 >>>详细阅读

    上海世博会——中国与世界全面交融互动的大跨越

    新华社上海9月29日电(记者季明、叶锋、许晓青)28日出席上海世博会俄罗斯国家馆日活动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此次盛会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上海世博会“是全球范围内一次最重要的盛会。现在就已经可以说,本次盛会取得了巨大成功”。

    自4月30日开幕式以来,上海世博会已累计接待7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批其他重要来访团组;配合完成150多个外国国家馆日和国际组织荣誉日活动,成为世博历史上参展方最多、规模最大、出席规格最高的一次盛会。 >>>详细阅读

    世博会中国馆10月1日照常开放 推出精彩互动活动

    新华社上海9月29日电(记者刘雪、许晓青)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馆长徐沪滨29日在中国馆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0月1日是国庆节,也是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当天中国馆将照常对游客开放,并推出精彩互动活动。

    徐沪滨说,中国国家馆日活动官方仪式将于10月1日10时30分在世博中心中央大厅举行,中外贵宾共约700人参加。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气象局进入世博会中国馆日气象服务特别工作状态
· 世博会中国馆10月1日照常开放 推出精彩互动活动
· 上海世博会——中国与世界全面交融互动的大跨越
·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将于12月1日启动续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