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年中经济观察:迎难而上稳物价 系列政策频加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04日   来源:人民日报

    物价高企,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十二五”开局之年转眼已近半,盘点上半年,突出表现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突出矛盾是物价高位运行,通胀预期的压力加大。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当前物价上涨较快,牵动人心。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5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为5.5%,创下34个月来新高。物价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盘升,到第四季度后呈现上涨较快的态势。半年以来,CPI同比增长幅度一直在4.9%以上位置盘整,1、2月份都为4.9%,3月份为5.4%,4月份为5.3%。

    今年以来,反映价格形势变化的另一个重要经济指标PPI(生产者价格指数)也处在高位。PPI同比增长幅度一直居于6.6%以上,从1到5月分别为6.6%、7.2%、7.3%、6.8%和6.8%。

    推动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认为,流动性充裕或过剩推动、成本推动、国外输入推动是三个原因。国际上一些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充裕,国内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M2(广义货币量)基数不断增长。

    成本推动物价上涨具有一定的刚性。仅从农产品看,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运输成本的上升直接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加上由于农产品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从价值规律考量,农产品价格缓慢上升不仅是现在也是未来的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必然传导到国内。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1到3月,我国进口的原油、大豆、煤炭、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24.5%、25.6%、21%和62.6%。从已经公布的PPI和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等经济指标看,高企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价格市场的传导,推动了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

    物价高企,不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居民生活的支出,影响到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而且会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物价上涨势头仍在持续,但总体上处于可控区间

    如何看待目前的物价水平,关系到宏观调控决策的取向。

    鉴于三大推动物价上涨因素同时存在,专家普遍认为,6月CPI环比将继续上扬,但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以及供求总量的平衡,下半年CPI将有一定程度的下挫。虽然当前物价水平较高,通胀压力较大,但物价总体上仍处于可控区间。

    首先,本轮物价高企是结构性的。

    目前,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的压力很大。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表明,食品价格上涨达11.7%,影响CPI上涨3.5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涨幅的63.6%。5月份,生猪同比价格上涨了40.4%,对CPI贡献将近20%。居住价格虽然降温,但上涨势头总体上仍然在持续。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5月份住宅价格变动情况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个,涨幅回落的有36个。5月份,同比涨幅5%以内的城市比4月份增加了7个。对此,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陈厚义表示,结构性供给问题解决了,CPI就会回落。

    其次,当前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通胀并没有对经济增长造成明显拖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1到5月份,财政收入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4.6%。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表明实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状态。而5月份PMI为52%,表明经济运行处在稳定的扩张通道。

    针对当前物价高位运行的态势,必须增强稳定物价的信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昕表示,只要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下功夫,稳定物价有望达到预期目的。当前,稳定物价具备许多有利因素,我国库存充裕,夏粮增产已成定局,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稳定物价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

    政策组合拳稳物价,已见到积极信号显现

    实现今年物价总水平控制在4%左右的目标,困难不少,必须迎难而上稳物价。

    张晓晶认为,近期,由于物价三大推动因素不可能在短期消失,加上2010年的翘尾因素对价格的顶托,即便没有一季度以后的新涨价因素出现,把今年的CPI控制在4%左右都存在困难。而且,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虽然绝大部分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博弈形成最终比较合理的价格,但还有许多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依然存在价值和价格不符合的扭曲现象,理顺价格机制,依然任务繁重,难度较大。

    中央早在年初就把稳定物价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国务院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对稳定物价总水平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价格走势的影响,及时发现价格波动的异常因素,及时采取多种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政策组合拳,来得猛且密。就在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经济数据的当天,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第十二次提准,今年以来的第六次提准。除了数量工具外,央行还密集使用价格工具,去年12月以来,央行已经加息3次。这是意在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给物价上涨提供货币条件。为了稳定物价,政策要求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全面加强价格监管,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涨价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陈厚义认为,近半年来,迎难而上稳物价,已经见到积极信号。尽管5月CPI高企,但环比涨幅力度正在减弱。楼市价格普涨的局面已经降温,5月与4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9个,持平的城市有11个。资本市场价格整体维持箱体震荡格局,趋于平稳。

    物价形势,事关民生,事关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必须高度重视。要加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结构与管理好通胀的关系,保障市场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物价总水平。(记者 高云才)

    1月15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在论坛上做主题演讲。当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一些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及政府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分析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就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多项建议。新华社记者 郑悦 摄

十大数据描绘2010年中国经济成长轨迹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新华社记者雷敏、潘林青、何雨欣)年终岁尾,记者梳理了十大经济数据。透过这些数字,人们可以看到2010年百姓生活的冷暖和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步伐。

    GDP增速达10%左右

    经济学家普遍预测,2010年GDP增速将达到10%左右的较高水平。这一增速明显超过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保持在8%左右的目标。 >>>详细阅读

中国事 世界势——中国经济走向的全球意义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明金维 刘颖)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

    在全球化时代,这是中国的事情,也是世界的事情。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受到了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道中用“意义重大”来形容刚刚闭幕的这一重要会议。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年中经济报道:当前外贸形势走出低谷待突围
· 新战略 新境界——山东省年中经济盘点·战略篇
· 年中经济报道:多措施发挥作用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