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11日,江苏省财政工作会议在宁举行。会议回顾总结“十五”时期特别是近三年来的财政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和财政形势,研究明确“十一五”时期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安排部署今年财政收支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梁保华省长作出批示。吴瑞林副省长到会讲话。江苏省政府秘书长李小敏主持会议。
梁保华在批示中指出,2005年,财政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财政收入在连续多年高幅增长的基础上,去年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了对“三农”、社会事业、苏北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财政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2006年财政工作,梁保华要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增强服务观念,深化体制改革,积极培植财源,加强收入征管,继续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公共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做到科学理财、依法理财、为民理财、节约理财,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富民强省、实现“两个率先”作出新的贡献。
2005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3124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2亿元,同比增长26.4%。全省财政支出1652亿元,同比增长18.8%。财政资金突出支持了“三农”、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区域共同发展等,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吴瑞林在讲话中从四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十五”时期特别是2005年全省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强化财政管理,支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突出富民为民、为打造为民务实的服务型政府作出了积极贡献;坚持改革创新,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狠抓队伍建设,提高规范高效的管理服务水平。他着重分析了当前及“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强调“十一五”开局在’06,新时期的财政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求今后几年的财政工作,要壮大财政实力,支持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变为财政实力,将财政实力再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重点支持提升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江苏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运用财政政策,坚持富民为民。用好预算、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稳定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强化财政收支管理,财政资金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集中财力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监督。坚持勤俭节约,落实支持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各项政策措施。把好资金拨付关口,抵制浮躁、奢糜之风,反对铺张浪费,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公共设施基础建设、国有资本运营成本与各级政府行政成本。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生财、聚财、理财、用财的能力水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国情省情,研究落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方体制改革措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实施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将培植财源作为财政工作第一位任务,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财政决策、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细思慎行,当好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决策参谋。坚持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
会上,江苏省政府表彰了昆山等2005年度财政收入先进单位。江苏省财政厅厅长包国新作了工作报告。(作者 江大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