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2005年河北农民减负14亿多元 人均纯收入增9.8%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4日   来源:河北日报

    春节刚过不久,河北省衡水市邓庄乡农民王文位就忙着购买复合肥了。他说:“这两年,政府从多方面减轻农民负担,种粮越来越有奔头了。”

    像王文位一样,去年河北省农民都享受到了减负增收工程带来的实惠。河北省从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入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4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地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域内的国有或集体农场、牧场,全部免征了农业税,39个县(市、区)自主免征农业税,其他县(市、区)税率在2004年的基础上再降低2个百分点,全年减免农业税及附加12.4亿元,与改革前相比,全省农民负担减轻51亿元,农民人均减负96.5元,减幅达89.3%。去年兑付粮食直补资金6.5亿元,比前年增长7.2%;发放良种补贴1.59亿元,比前年增加4倍,补贴面积1460万亩;向98个县(市、区)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2650万元,比前年增加130%。

    在“一降三补”的同时,全省重点强化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把落实减负政策情况作为考核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了省、市、县(市、区)三级监测网络,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杜绝强行以资代劳行为。在此基础上,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减轻农民负担专项考核机制,普遍推行了农民负担责任追究制,农村报刊征订限额制,涉农税收、价格、收费公示制,落实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一费制。同时,严格执行农民负担监督检查、信访举报、定点监测和案件查处制度,把农村税费、涉农补贴等列入农民负担监督卡。开展了对农业生产性费用、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农民进城务工乱收费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征占农民集体土地补偿不到位、农村订阅报刊乱摊派和费用超限额、假劣农资伤农坑农、粮食直补资金和农业税减免不到位7个问题的专项治理。通过专项治理,去年查处案件2278件(全系统),减轻农民负担1.73亿元。查处农资案件1392起,查获假劣农资630.6万公斤,农机及零配件16.8万台件,总货值1265.2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981万元,有力地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为促进农民增收,河北省还加快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步伐,加强了科技进村入户工作的力度。全省良种更新更换面积2230万亩,农业技术传播中心85个,村级科技进村服务站发展到10965个,覆盖了全省21%的行政村,科学技术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全省新增通油路乡24个,新增通油路的行政村3740个,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余万个,减负增收的“加减法综合”让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81.6元,增长9.8%。(记者赵红梅)

 
 
 相关链接
· 陕西省制定六条严厉措施坚决制止乡村新债务
· “十五”期间河南7000多万农民减负累计101亿元
· 福建确保基层正常运转 农民减负收入年年增加
· 云南省规范乡镇收支行为 建立农民增收减负机制
· 六部门要求重点查处三类侵犯农民利益的问题
· 山东省章丘开辟农民增收渠道 巩固农民减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