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工作目标。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做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工作,发挥健康保障作用?本报记者采访了省卫生厅厅长陈资全。
记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对医疗卫生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任务作出了阐述,请谈谈您的看法和认识。
陈资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了今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充分说明了中央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全省各级卫生部门要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要认识到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健全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维护广大人民健康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二要认识到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条件。保障公民公平享有卫生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对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都具有重大意义。三要认识到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检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程度的重要标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世间万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生命和健康又是最宝贵的,我们常说拥有健康不一定拥有一切,而失去健康必然会失去一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医疗卫生服务和人民健康水平可以衡量出社会整体的和谐程度。
记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目前我省医疗卫生服务还存在哪些矛盾和问题?
陈资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不利影响。一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不断扩大,广大农村牧区卫生发展落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二是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和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医药费用上涨过快,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三是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73%在城市,27%在农村,医疗服务领域中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上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四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日益加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控制传染病和慢非病的双重任务。五是医疗健康保障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上述矛盾和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
记者:请您谈谈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卫生方面主要做好哪些工作,更好地发挥卫生保障作用。
陈资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工作目标,全省卫生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卫生为目标,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以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为重点,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实施重点疾病专项防治策略,加强乙型肝炎、结核、鼠疫、艾滋病、性病、碘缺乏病等重点疾病的干预力度,有效控制危害程度。采取行为干预、健康教育等措施,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巩固县级传染病疫情信息平台建设成果,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卫生应急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农牧民健康工程,继续实施为农牧民健康办实事工作计划,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特困农牧民医疗救助制度相补充的农牧民医疗保健制度,确保农牧民群众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施青南地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继续组织开展“百名城市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城市医学专家团卫生支农活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高度重视青南地区、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采取分类指导、分类投入、分类管理的方式,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促进城乡间、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构建城市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四是进一步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改革政府投资方式,完善和落实卫生经济政策,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调整公立医疗机构结构布局,整合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和医疗服务收费制度,实行医疗机构等级收费制度,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进一步深化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规范运行效能,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立医院发展活力。五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以财政投入为主,以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载体,以全体城乡居民为对象,以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为手段,免费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服务,低收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六是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狠抓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开展医疗服务单病种收费和临床质量路径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七是加大科教兴医、人才强医战略实施力度,引进与创新结合,加强医学科技创新,培训一批领军人才、适用人才、管用人才,提高卫生科技和人才建设水平。八是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纠风力度,促进行风和医德的进一步好转,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谐卫生行业。(作者 郑姣 王心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