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十六大以来,各地农村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创造发明了许多推进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好办法、好经验,有力维护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据介绍,十六大以来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针对实际问题、由群众首创实施。大多数制度创新项目都是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基层干部群众创造出来,并由上级政府不断提炼、推广。如重庆市开县麻柳乡政府为了解决干群矛盾,增强农民对基层政府和干部的信任,充分发扬民主,还权于民,逐步总结建立起一套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于一体的“八步工作法”制度。湖北通山县农村干部群众创造了“双述双评”制度,票决村干部的工资和“饭碗”,有效地改变了村干部工作作风,强化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更好地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浙江省武义县诞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对制度执行和村务决策管理等实施监督,较好地解决了村干部违法违纪、村级财务混乱等问题。
二是实施效果明显,不断向面上推广。各个制度创新项目均经过了由试点到面上推广逐步推广的过程,成效也不断扩大。如江西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几年间由最早几个县的试点不断向全省推开,逐渐形成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社会、群众”三结合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湖北省民政厅发明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观察员制度,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全国知名的重点村、难点村问题,带动了区县基层政府推行观察员制度。更多的地方,通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直接推进了农村的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江苏省太仓市在一些村民小组自发建立了由3~5人组成村民小组代表会议制度,负责经常性地给村民传达村务工作情况,听取村民的意见和要求,较好地解决了村域面积扩大所带来的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削弱的问题,这一制度很快在全市得到推广。河北省武安市,推行“一制三化”制度使近三年来农村信访量年均降低7.5%,尤其是由农村财务管理不清引发的上访事件明显下降。
三是充分发挥现有制度体制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创新与继承的统一。许多地方的制度创新针对当前一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操作性不强、衔接不紧的问题,着眼于制度完善和制度落实,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现有制度体制的内容。如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针对村民会议不便召开或不能召开的情况,近年来采用村务大事村民公决的方法,对全区农村共1.2万余项村务大事进行了公决,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改水改电、拆迁改造、土地调整和征用等棘手问题。广东省佛山市为规范集体资产管理,通过村民民主表决、委托和招标方式,将集体财务委托中介组织代理,创造了集体资产第三方管理的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紧密协作,依据村委会组织法和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实行村干部“公推直选”与村“两委”联动选举,为加强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的互动,对于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降低选举成本,节约选举时间,减少选举环节,提高选民选举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据悉,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将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理论研讨会”上,对制度创新获奖项目进行表彰,并向全国推广这些成功做法。
关于表彰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的情况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村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各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村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有力促进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广成果、把握规律,提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自2006年7月启动了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评选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活动开展期间,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共收到各地申报的制度创新成果162项,理论创新成果344篇。这些成果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展示了亿万农民群众热情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风采,体现了广大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新成就。
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的评选工作,成立了专家评审委员会,专门制定了有关评选规则,在三轮评选和公示的基础上,村级民主“八步工作法”等8项成果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奖;村民民主恳谈制度等16项成果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提名奖;《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创新实践的经济学思考》等82篇文章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理论创新成果奖。
希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努力取得更多的新成果。希望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推广、完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探索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开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奖名单
附件2: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提名奖名单
附件3: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理论创新成果奖名单
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
二○○七年六月八日
附件1
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奖名单
1.重庆市开县麻柳乡党委、乡人民政府:村级民主“八步工作法”
2.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委、区人民政府: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制度
3.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政府:村民小组代表会议制度
4.江西省民政厅:农村村落社区建设
5.广东省云浮市委、市人民政府:阳光村务工程
6.浙江省武义县委、县人民政府: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7.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委、县人民政府:“公推直选”与村“两委”联动选举
8.湖北省通山县人民政府:“村干部”岗位及工资“票决制”
附件2
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提名奖名单
1.浙江省温岭市委、市人民政府:村民民主恳谈制度
2.湖北省民政厅: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观察员制度
3.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区人民政府:运用现代网络手段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4.广东省佛山市委农办、市农业局: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5.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民政府:村级 “一事一议”制度
6.河北省武安市委:村级“一制三化”制度
7.河南省渑池县纪委、民政局: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体制探索
8.河北省青县县委: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探索
9.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委、区人民政府:“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
10.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政府:村(社)股份制财务会计集中办公制度
11.北京市密云县委组织部、民政局:村民代表设岗定责制度
12.江苏省高淳县纪委、监察局、民政局:村干部廉洁自律体系建设
13.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政府:村级事务管理契约化
14.陕西省眉县人民政府:“政务、村务公开”四级联动制度
15.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村务点题公开”制度
16.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民政局:村级财务管理“五牙子章”制度
附件3
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理论创新成果奖名单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六名
1.危机管理和后选举治理的成功范例——对重庆市开县麻柳乡“八步工作法”制度创新的分析(高新军)
2.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创新实践的经济学思考(蔡秀云)
3.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外围环境”亟待改善(魏荣汉)
4.和谐春风缘何来——对山东青州市弥河镇实行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村镇的调查(王立胜)
5.农村人口流动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孙鼎礼 邹东光 魏文玺)
6.以自治村为平台实现村民自治的直接民主(韩干荣)
三等奖:十四名
1.海南省村财管理情况调查与思考(黄栋国 赖朝平 李莉)
2.村级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制度的实践与思考(杨作清 古金兰)
3.村务管理:自治权Vs行政权抑或自治权与行政权的结姻——对临安市个类村村务管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李勇华 马卫军 胡国祥)
4.税费改革:乡村治理方式又一新的转折点(唐咸富)
5.为民服务代理制与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王凯 窦泽秀 王永奎 李功涛 欧树春)
6.浅论熟人社会中的权威博弈与民主监督(冯善书)
7.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创新实践——以江西省桐畈镇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实施为例(王传师)
8.试论如何保障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话语权(蔡建武)
9.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对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的实践与思考(李德松 缴卫)
10.村务民主决策司法救济法律制度构建(高 海)
11.从“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看和谐村庄的构建(包雅钧)
12.浙江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万亚伟 王应有)
13.村民自治在新农村中的作用(张廷登)
14.重庆市村改居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李新慧 邹春举 周万利)
优秀奖:六十二名
1.全面推行村级干部公开质询议事制度(仲林 姚启国)
2.靠民主公开推进“城中村”集体资产改制最大限度地保障“村改居”群众根本利益(中共莱芜市委 市人民政府)
3.村务公开乱麻团(贾建友)
4.制定《村务公开条例》,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法律体系(熊伟)
5.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实现村民自治真正回归(谷阿莉 蒙昭平 杨济源)
6.村民与村民委员会冲突的司法救济问题(王旭宽)
7.征地补偿与村务公开——来自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蜀山镇花桥村的调研报告(阮思余)
8.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董江爱)
9.灵山县实行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的实践与思考(温东)
10.“先富能人书记”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肖剑忠)
11.从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入手 充分发挥农民“六参与”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张加生)
12.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创新研究(郑利平)
13.和谐农村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周国文)
14.地方人大是强化村务民主监督的关键(温谨春)
15.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赵希成 邓红双 孙鼎礼)
16.试论乡镇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与作用(高景然)
17.基层民主视角下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路冠军)
18.村民自治是化解村级债务的重要途径(谭用发)
19.改进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结构体系优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关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的一点探讨(刘长奇)
20.村级组织民主决策机制创新问题研究(姜兆义 梁述军)
21.加强“城中村”财务管理 提高村务公开质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民政局)
22.无权威·对抗·参与式治理——对一个村务管理个案的观察和思考(贾庆森)
23.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司法救济途径研究(和志凌)
24.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村民自治(张臣德)
25.推行村务公开契约化管理 促进基层和谐稳定发展——坊子区村务公开实行契约化管理带来的思考(孙艺丛 马万祥)
26.欠发达地区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中加强党的领导问题研究(林永祥)
27.定位于民主管理 定格于和谐发展(扬州市宝应经济开发区金湾村村委会)
28.开展“双评”活动是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任凤太)
29.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务公开的管窥与反思——基于一次民主管理与村务公开的实地考察(马俊军)
30.当前村务公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韩玲梅 郭建军)
31.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助推器”——恩施市“1+4+X”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模式的实践思考(秦专念张远虑 张容)
32.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原因及其对策研究(朱正国)
33.推进公开民主 消除信任危机 ——对农村干群关系的调查研究(曹国选)
34.谁来推动落实村务公开这道石磨——从“三个预防”来构建村务公开的动力体系(程智谋)
35.试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治化问题(杨照明)
36.做好档案利用 服务村务公开(青岛市档案局)
37.从公益事业建设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汪恭礼)
38.村务公开纠纷的司法救济制度构建(刘利君)
39.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撒前进)
40.强化村级财务管理构建和谐新农村(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
41.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王永泉)
42.浅谈民主决策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赵立杰 田志梅)
43.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自治能力研究(王晓玫)
44.论区域性的村务与财政整合公开的巨大作用(傅光明)
45.关于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思考(江苏省海安县民政局)
46.浅谈新形势下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山东省荣成市民政局)
47.旬阳县棕溪镇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初探(杨渭平 刘一)
48.“村民说事”推进村民自治(卜姝英)
49.村级民主管理进程中村民参与与对策研究(刘同昌)
50.破旧立新推进民主自治 真抓实干构建和谐农村——重庆市江津区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践思考(重庆市江津区民政局)
51.规范档案管理 服务村务公开(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明伦村)
52.全面推行“干群恳谈例会”制度促进民主议政活动深入发展(中共河北省馆陶县委员会)
53.关于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的几点思考(丁乐波)
54.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乡村治理机制(赵守飞)
55.选举后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调查(许远旺)
56.从民主选举到民主决策——山东省胶南市深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张德友 郭金鸿)
57.怎样实现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民主(林根源)
58.遏制村官腐败,推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赵振军)
59.村治中的民主理财制度与执行效果(沈德理 李芬)
60.用管理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小群)
61.浅谈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基层工作考评(贺王胜)
62.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张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