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晴高温使山城酷热难当。10日,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冒着高温酷暑,来到生产一线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并查看了“百日纳凉送爽工程”。
研究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好一线职工的权益
“现在天气这么热,厂里的防暑降温措施怎么样?”走进建设集团摩托车总装车间,汪洋关切地问正在进行调试的李家明师傅。
“厂里发了防暑药,还有清凉饮料费。”李师傅回答。
“市政府出台了高温补贴的政策,厂里补了没有?”
“补了。”李师傅笑着说。
回过头,汪洋又询问集团负责人高温补贴的具体实施情况。负责人介绍,气温上了37℃,一般工种补贴10元,锻造、铸造等工种的补贴还会适当提高。
汪洋满意地点了点头,并幽默地说:“政府出台的这个政策,可以说是政府请客,厂里掏钱。”他问李师傅对这个政策满不满意。
“当然满意,有了这个政策工作积极性更高了噻,你看我们不正在战高温斗酷暑抓生产嘛。”
李师傅的一席话让汪洋十分高兴,他叮嘱李师傅在高温天气下工作一定注意身体健康。
在生产车间,汪洋还仔细了解了一线职工的休息时间的安排和防暑饮料的供应情况,他对职工们说,今天来这里就是想看看高温天气下大家的工作条件,回去后好进一步作研究,完善相关政策。
关心一线工人农民,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珊瑚长江大桥10月就要通车,顶着高温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来到大桥上,汪洋详细询问工人师傅:工地有没有防暑降温措施?领到高温补贴没有?听到工人肯定的答复,汪洋放心了。
“你们现在几点上下班?”汪洋问一位来自渝北的民工。
“早上7点上班,到11点就休息,下午4点再上班。”
“你们的作息时间符合政府的规定。”汪洋一边说,一边把带来的大西瓜送到民工手里,并招呼大家休息一下,吃吃西瓜解解渴。
汪洋对工人师傅们说:“我今天代表市委、市政府来看望大家,看看政府出台的高温补贴政策兑现了没有。只有你们满意了,我们才满意。同时,我们也想通过今天的看望,引导全市各级领导都去关心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
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努力,让大家过得更安逸
入夏以来,我市于6月12日启动了“百日纳凉送爽工程”,开放了部分人防工程供市民纳凉度夏。
离开菜园坝大桥,汪洋来到三峡博物馆地下人防工程纳凉点,了解市民对“百日纳凉送爽工程”的反映。
纳凉点坐满了纳凉的市民,汪洋走上前和围在一桌的三位市民攀谈起来。
“在这儿挺安逸吧?”
“这里凉快,又有水喝,是安逸。”
“那准备在这儿呆多久?”
“呆到晚上,我们把吃的都带来了。”这位女市民指着桌上的一个塑料袋说。
“你们一周来几次?”
“几乎天天都来,家里开不起空调。”
“你们觉得纳凉点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里服务很好,我们很满意。”
汪洋表示,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努力,让大家安全度过盛夏。
据了解,今年全市开放了59个人防工程纳凉点,比去年增加了18个,可同时接纳近万人。新增的18个纳凉点是低收入人群相对集中的地域。据初步统计,从气象台发布橙色高温预警3天来,平均每天有1.5万人到人防工程纳凉点纳凉。 (记者 商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