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胡四一: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28日   来源:水利部网站

    二、西安等试点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验

    "九五"期间,国家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念。"十五"期间,通过开展试点,进行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回顾实践探索历程,张掖试点用实践理清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期的一系列关键性认识问题,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的飞跃,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能不能以及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问题,体现了一个"新"字,突出了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绵阳试点开启了对丰水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道路的探索,启发了全国不同类型地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思路和视野,体现了一个"别"字,突出了资源禀赋有别,建设思路有别,建设措施有别。大连试点着眼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注重取、供、用、耗、排的用水全过程管理,丰富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途径和实现形式,体现了一个"全"字,突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社会的节水管理。发展至今日,以西安市为代表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更加注重于将理念转变为行动,将思路付诸于实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实践需求,从实际出发,向实处考虑,体现了一个"实"字,突出了用实招、办实事、谋实效。总结这一时期以西安为代表的各试点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实践经验,我们有以下几点主要认识:

    一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实效的前提。很多全国试点从解决自身水资源问题出发,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西安市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伊始,就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产业规划,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压缩印染、纺织、炼钢、造纸、机械加工等高耗水行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现代工业装备制造业、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提高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天津市以水布局,将电力、化工等行业置于沿海,实施海水综合开发战略,将再生水回用工程与纺织工业园、空港物流加工区以及滨海新区各工业园区同期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逐渐形成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主导产业与水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和用水结构高度一致的整体布局。深圳市委、市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提出 "三个舍得"、"二个不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不惜放缓发展速度、不惜放弃一些投资项目,着眼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将万元GDP用水量作为产业导向目录的考核指标,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建设,对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印染、皮革、电镀等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大力扶持发展低耗水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西安市、天津市、深圳市等试点的做法,进一步表明只有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才能取得显著实效,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是部门分工协作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部门分工协作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是政府各有关部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一种绩效动力机制。通过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并以之作为行政管理的目标导向,通过定期的目标责任行政考核,评价节水型社会建设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行为和效果,肯定积极、否定消极,为各成员单位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主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动力源泉。西安市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全市目标责任综合考评体系,将14大类、66项目标任务落实到29个部门和单位,提出完成任务时限要求,每年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与部门、区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各成员单位与区县政府实行年度考核,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市人大、市政府不定期听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每年安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节水型社会建设进展情况,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山西省、辽宁省、江西省政府将节水指标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年度工作考核体系,河北省水利、财政部门联合开展2007年度试点检查,对试点的有关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验收。江苏省水利厅、发改委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13个地市,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2007年度考核评估,对建设成效较好的南通市、徐州市等6个城市进行了表彰。各省市的实践证明,部门分工协作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各级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是创新节水机制是破解节水"壁垒"的根本途径。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一些行业或领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常规方法往往很难产生好的效果,被认为是节水工作的难点甚至是"盲区"。在过去一年的试点建设中,一些试点地区在传统节水方法难以奏效的领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探索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在农业水价改革方面,由于行业经济产出和承受能力较低,水价太高则增加农民负担,价格偏低则起不到促进节水的作用,因此一般价格调节手段往往很难奏效,不利于用水效率的提高。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针对性地建立了"提补水价"制度。"提"是将水价提高,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经济调节作用;"补"是财政部门对水价改革给以补贴,将财政补贴资金和水价提高部分作为节水调节基金,按承包地面积平均补贴给农民。一提一补的水价改革,既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实现了节奖超罚,又没有增加农民的负担。在农业地表水灌溉计量方面,由于渠灌区人工计量不直接、不精确,容易引发用水矛盾,不利于节约用水。河北省元氏县创造性地开发了"渠改管",将明渠自流灌溉改为有压管道灌溉,安装水表计量,解决了地表水灌溉计量问题。宾馆、学校等公共场所用水主体流动性大,难以将用水量与责任主体挂钩,容易导致用水浪费。北京市、天津市、西安市等很多地区的高校对学生用水实行IC卡计量,用水插卡收费,有力地遏制了用水浪费。宁波市等一些地区探索在建立完善用水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宾馆水电费与房费分离收费模式,有效地促进宾馆节水。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破解传统节水盲区的方法,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四是推进宣传教育有效引导公众参与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很多试点地区更加重视节水宣传教育的实效,切实从提高公众节水意识角度设计、筹划节水宣传教育方式,建立节水教育基地,提供视听冲击力强的宣传教育方式,开展公众体验式宣传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公众节水意识,促进了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建立。北京市建立节水展馆,为公众免费提供学习节水用水知识的场所,体验不同用水方式,掌握节水窍门。天津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节水漫画,制作《天津节水漫画集》,通过鼓励公众参与节水设计引导公众思考节水。深圳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节水征文评选活动,强化公众节水观念。加强学校节水宣传,把节水宣传教育作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布节水举报电话,及时受理市民投诉,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节水问题,鼓励广大市民参与节水。连续多年举办以"饮水思源,市民关爱东江行"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每年邀请市民代表参观境外引水工程,使市民通过实地参观感受深圳之水来之不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四年来,深圳市民用水观念发生显著改变,节水认知率提高了近一倍。廊坊市、石家庄市实现"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刊上有文、道路旁有牌、墙体上有图、包装上有字"的多方位立体宣传。这些地区的做法说明,新颖有效的节水宣传教育措施往往能事半功倍,使节水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赢得公众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支持。

    我们在取得经验、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长期形成的用水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用水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一些地区未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协调,在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盲目建设高耗水、重污染的项目,人为地加剧了水资源紧缺形势。在发展意识上,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节水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在法规建设上,节水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缺乏足够的法律手段支撑。在机制建设上,以财政激励和水价政策为主的市场调节机制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在技术进步上,先进实用的节水用水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还不够,还缺乏节水科技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在西安市召开
· 甘肃民勤县生态治理见闻: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时
· 甘肃将在河西走廊建成西北地区节水型社会示范带
· 我国首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正式通过水利部验收
· 《天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获水利部批准实施
· 专访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建设节水型社会刻不容缓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