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杨国庆:建设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 促进民航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20日   来源:民航局网站

    5月14日至15日,以“全球民航业的挑战与对策”为主题的2009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民航局副局长杨国庆在该论坛上作了题为《冷静应对挑战 积极应对长远》的演讲。演讲中,杨国庆介绍了中国民航航空运输的现状及特点、中国民航在航空运输方面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措施以及加强公共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着力长远持续发展。

    杨国庆说,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民航发展速度3倍于世界同期增长指标,我国民航服从国家工作大局,圆满完成了一系列紧急、重大运输任务。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民航局采取了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市场;挖掘资源潜力,增加航线航班密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加强决策协调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短期内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市场环境和经营环境,有效增加了运输企业收入,降低了运输企业成本,同时也为今年民航的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更长远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民航还存在干线与支线、客运与货运、国际与国内、东部与中西部航空发展不协调的矛盾,2004年到2008年期间,民航局先后出台了9项调控政策解决这些矛盾。但由于政策之间缺少配套措施,力量不集中,加上繁忙机场资源缺乏,许多建议、举措效果不明显,2008年2月28日,民航总局出台《关于加强国家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国家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目标、原则、具体措施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国家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的目标是:集中有限资源,利用现有的政策和措施,在3—5年内基本形成东中西部、支线干线、客运货运、国内国际运输比较协调、完善、高效、便捷的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促进民航可持续发展。

    国家航空运输体系建设有四条原则:一是主动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提高行业内协调发展的能力,三是增强航空运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推动航空运输普遍服务。

    在3—5年内,民航局将引导基地公司尽快制定和完善枢纽建设计划;支持开辟国际航线,开辟中远程国际航线30条;积极拓展航线网络,逐步构建国内国际航班有效衔接的高品质航班波;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提高中转联程服务质量;三大枢纽之间原则上按每30分钟一个航班安排等办法,加强三大门户复合枢纽建设。

    为了加快区域枢纽建设,民航局将根据区域协调、机场吞吐量、中转比例、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等原则,建设昆明等八大区域枢纽;八大区域枢纽至三大枢纽之间按1—1.5小时一班安排航班;鼓励网络航空公司和中小航空公司合作建设,对中转比例达到20%以上的公司可增加至三大枢纽的航班。

    民航局还将完善干线网络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南京、杭州等12个机场至三大枢纽的干线建设,按1.5—2小时密度安排航班;对于年旅客吞吐量达1500万人次的机场,民航局按区域枢纽标准调控;年旅客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的其他机场,按干线机场标准调控;未列入枢纽、干线的机场,每增加1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可增加一班航班;任何机场中转比例达到20%,可适度增加航班。

    促进支线发展也是国家航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航局按机场布局规划,加快实施支线机场建设项目;落实并完善对航空公司和机场支线经营的各项资金补贴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航空公司、机场共同开发支线市场,提高通达性;为支线机场提供至枢纽、省(区市)机场航班的时刻倾斜。

    此外,为了加强国家航空体系建设,民航还将对国内货运航班管理实行备案制,鼓励开辟货运航线;国内航线除确定的核准航线外,实行备案制;保障部门加强保障能力建设,成立运输委员会,加强政策协调和落实力度;加强运输领域法规体系建设。

 
 
 相关链接
· 民航局:《残疾人航空运输办法(试行)》颁布施行
· 民航局将对100条老少边穷支线航线进行追加补贴
· 李家祥:站在民航发展高度重视干部培训教育工作
· 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 李家祥作主旨演讲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