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9 09:11:48
分享到:
EN
https://www.gov.cn/

网民留言:加快财政配套资金拨付的建议

2016-09-29 09:11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

歌唱祖国:总理,您好!现就财政配套资金、市场监管等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财政配套资金到位慢问题。在我国一些地区财政拨款程序较为繁琐,每次申请资金都要提交许多证照、材料和文件,如果企业先行垫付资金,等项目验收后一次性申请拨付,又容易造成资金沉淀,导致一些企业产生畏难情绪,对此反映强烈。建议:进一步简化财政拨款申请程序,开通企业申办财政拨款“绿色通道”,通过实施先行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多种措施,加快财政拨付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稳定资金支持。二是市场监管“红名单”问题。目前,一些地区不仅实施“黑名单“联合惩戒,还对诚信守法的A类企业建立了不打扰机制,对“红名单”内企业实行“免检”。由于诚信守法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这些处于不打扰机制下的企业出现问题,而又缺乏有效监管,不仅容易使企业产生“侥幸”心理,放松产品质量要求,而且存在极大隐患。建议:建立覆盖所有市场主体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对所有企业监管一视同仁,一方面要让第三方机构参与市场主体信用评定工作,让企业信用评级更加客观、真实;另一方面统筹整合政府部门监管职能,实施多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努力做到一次上门涉及领域全覆盖,减少对企业的重复检查,提高监管效率。三是分级分类监管问题。目前,一些地方、部门对综合平台类企业未建立精准识别机制,未将其视为平台管理,而是认定为大型企业或产业大户,如果一个平台有大量企业(客户)办理业务,一旦有企业(客户)存在不合规行为,风险均由平台承担,将面临补税、罚款乃至降级等各类处罚,一定程度影响了平台类企业的发展。建议:一方面,引导平台类企业加强对企业(客户)的分级分类管理,做好内部风险防控。另一方面,建立分级分类监管的精准识别机制,对平台类企业实施精准识别、审慎监管,企业(客户)不合规追究企业(客户)责任,平台不合规追究平台责任,两者严格区别开。

2016-09-2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