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水资源长期“透支”已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日电(记者张云龙)记者从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的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由于长期不顾及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重开发轻管理,我国水资源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分析认为,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形成有许多深层次原因。最根本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一些地区因为不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水预测普遍偏高,盲目发展,甚至以过度消耗水资源、牺牲水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粗放,在水资源利用上形成了“三高两低”的态势,即开发利用程度高、单位产品或服务耗用水量高,污水排放量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低。

    水资源监管不到位,节水制度难落实。胡四一说,水资源管理在地域上“城乡分割”、在职能上“部门分割”、在制度上“政出多门”的局面仍然存在。我国江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权属不清,区域水资源开发无序竞争,生态与环境用水难以得到保证;实行取水许可审批,但是因为把关不严,审批水量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计划用水和节水制度落实不到位。

    水资源管理缺乏投资保障。我国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薄弱,欠账较多,缺乏长效投资保障机制。(完)

 
 
 相关链接
· 2006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幕
· 湖北省调整水资源费标准农村地区取水可享受减免
· 湖北调整水资源收费标准 农业取水暂不收费
· 北京市公布2006年第一季度能源及水资源消耗情况
· 内蒙古自治区将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勘查
· 图表:“农业节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