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迈向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先进、畅通、快捷的技术支持系统必不可少。近几年,新华社党组坚持依靠高科技兴社,投入巨资打造现代化新闻信息运行平台,并调整国外采编组织架构,加强国际新闻报道力度,在世界上突出“中国声音”,努力使新华社的对外影响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张严平走在马班邮路上。

2005年10月17日凌晨,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李宣良在神舟六号返回舱旁,用铱星电话向新华社神六报道中心口述快讯。
作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肩负着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重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更新传统设备、全面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新华社实现职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近年,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技术建设,本着“事业要发展,技术要先行”的思路,就新华社整体技术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以我为主、合作开发、先进适用、节约高效”以及“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基本指导原则,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与支持。新华社近些年的投资,最大的是技术的投资;“十五”期间对技术的投资,比建国以来新华社技术投资的总和还要翻两翻,使新华社的主体业务——新闻采编系统的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最近几年的技术建设,新华社已经基本建成了一个以高速以太网覆盖总社各部门、以宽带网覆盖国内各分社、用高速专线连到国外总分社和大分社的新华社内部宽带网;新华社投入巨资建设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新闻编辑系统、通信供稿系统、全球卫星广播供稿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新华网系统、新华社网络管理系统、报版传输系统、内参编辑系统等九大信息系统,为新华社迈入现代化,走进世界,走向未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新华网作为新华社的“外网”,是党中央直接部署、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主力军,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新闻网站之一、党和国家重要的网上舆论阵地。新华网依托新华社遍布国内外的150多个分支机构,组成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每天以中(简、繁体)、英、法、西、俄、阿、葡、日等多种语言,以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短信、彩信、WAP、RSS等多媒体形式,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发布新闻信息,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网上新闻信息总汇”。
新华网自创建之日起,即以“传播中国、报道世界”为已任。2001年3月,新华网受权在人民大会堂以文字、图片现场报道两会,首创国内网络媒体对重大会议的现场直播。此后,新华网充分利用中央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要活动、国家法律法规出台等由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便利条件,运用文、图、音视频、论坛、访谈、直播等多种手段,第一时间在新华网上发布信息,新闻信息内容权威、准确、及时,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服务于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华网对党的十六大及其后的历次重要会议、每年“两会”、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射等重要活动进行集束式全程报道,充分展示了“网上国家队”的实力,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目前,新华网受众覆盖19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海内外网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在全球12OO多万个互联网站中综合排名挺进50强;在世界四大通讯社网站中,新华网排名第一,远超美联、路透、法新等三大通讯社网站。在国内新闻网站中,新华网一路领先:截至2006年6月,新华网已开设50个专业频道,并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开设地方频道,日均发稿5500余条,Google、百度等世界著名搜索引擎大量搜录新华网稿件,累计超过2500万条。目前,新华网日均页面浏览量6600万人次,页面点击量5亿人次,读者量相当于一张发行400万份的日报。
2005年,新华社受托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2006年1月1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作为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核心和标志性工程,中国政府网的建成推出,填补了我国“政府上网”工程的最大空白。受国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委托,新华网仅用一个月时间建成开通了振兴东北网,目前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战略”的权威展示和宣传平台,成为海内外网民共同参与东北振兴的互动平台。此外,新华社承建的中国文明网、紫光阁网站、中联部网站、统战部网站、民盟网站、致公党网站、2001年上海APEC会议官方网站、博鳌亚洲论坛网站、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官方网站、珠峰自然保护区官方网站等,都受到了广泛好评和认可。其中上海APEC官方网站被誉为“迄今为止国际会议所能承办的最好的官方网站”。
近年,新华社党组在学习调查和工作实践中,通过与世界大通讯社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性通讯社的基本标准、新华社的优势劣势,提出坚持“内外并重”的报道方针,在调整国际上、地区间报道组织格局基础上,多点创新、多种手段并举,努力使新华社的对外影响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
——在调整布局上,充分发挥驻外总分社在组织地区性报道中的组织、指挥作用;确定亚太地区为与世界大通讯社竞争的主战场,开设了中、英文亚太专线;成立了欧洲总分社,加强了欧洲的新闻信息报道;对加强西班牙文专线采取了综合措施;
——对外报道上,努力实现在世界主要地区、重要国际新闻和热点问题上,一定要有新华社的声音;在事实准确的前提下,时效要快,争取先声夺人;坚持以中国新闻的报道为重点,以宣传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成就为主,以报道我国政府对国际重大问题的立场和主张为主;以改进中英文对外报道为重点,让尽可能多的境外读者读得懂、愿意看;
——明确规定凡总社编辑部能够接收的外电外台新闻信息,需要编发报道的均由总社编发;驻外采编人员集中精力搞好现场新闻、独家专访、深度报道和系统调研等。
实践证明,社党组的这些决策取得明显效果,中国新闻的对外报道和国际问题深度调研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极大调动了驻外人员的积极性,对外工作报道出现了新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