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惠安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 七成农村劳力成功转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2日   来源:人民日报

    福建省惠安县后港村43岁的失地农民郭瑞芳,参加县里举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后,初步掌握了制鞋工艺。今年以来,郭瑞芳带领周边失地农民50多人,承接工业园区鞋业公司鞋面外发加工业务,每人月收入600元以上。在惠安县,像郭瑞芳这样的“4050”失地农民,到11月底,有2355人参加培训,成功转移2152人,就业率达到91%。

    随着惠安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用工紧缺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由于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失地农民加入待业者行列。对此,惠安县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到目前,全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31.6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6%,农民收入有90%来自非农产业。

    惠安县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发挥职业技术学校的龙头作用,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校、乡镇文化站和农业推广、培训机构资源,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校企合作,各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需要,实行“订单培养”、委托培训、校企联合等形式,开展定向培训,确保就业率。认真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对农民进行生产岗位证书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重点做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对接就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为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惠安县规定城市教育费附加投入职业教育不低于30%,主要用于职业学校更新、添置实验实习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助贫困生等。在安排使用农业专项资金、再就业专项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安排一部分资金作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记者 蔡小伟)

 
 
 相关链接
· 山东建立社会保障储备金制度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 山东省将失地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老有所养
· 山东对城市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启动"失业登记"制度
· 南昌出台农民社保政策 20万"失地农民"后顾无忧
· 厦门首个失地农民工业园开建
· 山东省运用土地作价入股等渠道保障失地农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