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湖北恩施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生产发展生活改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20日   来源:人民日报

以沼气池建设带动生产发展生活改善

恩施农民走上生态家园建设之路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改善,促进了生产发展,给农民带来诸多实惠。

    恩施州地处山区,所辖8县市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偏低。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沼气,走生态富民之路。每个农户建沼气池可获政府补助500至1000元,年产沼气300多立方米。截至目前,全州农村已建成家用沼气池31万口,适宜地区农户普及率达44%。

    围绕沼气池配套工程,恩施州实施以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为主的“五改”工程:建设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源,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用水困难;修筑通乡村油路、通村组公路、硬化入户路;推广使用沼气和省柴节煤灶,使厨房整洁、明亮;厕所和畜圈分离,推广以利用沼气和太阳能为主的洁厕和洗浴方式;与沼气池建设配套,住房和畜圈相对隔离。如今全州88个乡镇全部通公路;100%的村通电并解决通讯难,90%的村通广播电视;解决了51万人饮水困难,村村建有卫生室。

    以沼气池为龙头的生态家园建设,成为综合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疑难杂症”的金钥匙。当地农民称沼气池为“小康池”,并编成顺口溜:一口沼气池,解放农家女;一盏沼气灯,照亮新农村;一台沼气淋浴器,洗掉农村旧习气;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烧柴,出门不湿鞋,汽车进得来。

    恩施生态家园建设带动了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小池子推动大产业”,“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发展迅速,全州以魔芋、茶叶、无公害蔬菜等农林产品加工为主的重点龙头企业已达30家。使用沼气,可使森林免遭砍伐,既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也促进了当地森林旅游、森林蔬菜、野生动物驯养、苗木花卉等产业的发展。

    据测算,每口沼气池年产气约300立方米,以每立方米1.2元计算,31万口沼气池产气的直接经济价值达1.1亿多元。沼液沼渣可综合利用,每口沼气池一年可使农家节约化肥、农药费用100元,总计可节支3100万元。开源节流,恩施农民每年可获经济效益1.4亿元以上,相当于人均增收40多元。(记者张志峰)

 
 
 相关链接
· 湖北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 湖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速 5年内将惠泽1609万人
· 湖北将注资21亿实现农村教育由民办到政府办转变
· 湖北召开会议要求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到位
· 湖北形成十大劳务品牌 转移农村劳动力80多万人
· 湖北民政系统发挥自身职能倾情救助农村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