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合作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吴晶晶 崔静)根据国家民委29日发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我国将实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合作工程,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合作。
具体来说,我国将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参与式扶贫开发国际合作项目、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文化生计开发与减贫国际合作项目、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人文特殊性的艾滋病预防和毒品防治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村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绝大部分是边疆地区。全国陆地边境线长2.2万公里,民族自治地方占1.9万公里。全国边境县有13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107个。在边境地区,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民族风情独特,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旅游资源,具有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优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参与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多边合作。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加强民族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少数民族外向型人才培训。开展涉及民族问题的国际人权对话。
我国还将推进沿边民族自治地方对外开放,扶持边境贸易区建设,加大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边境口岸功能,提升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水平。
我国将稳步提升少数民族社会福利水平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吴晶晶 李菲)根据国家民委29日发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我国将加快发展民族自治地方以扶贫、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国家在安排社会福利事业项目和慈善救助项目时,将加大向民族自治地方的倾斜力度。
我国将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保险工作,切实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政策规定。加快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大力改善城乡贫困人口生活居住条件。
同时将加强对散居少数民族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子女入学、权益保障、法律援助、文化交流、特殊需要等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
国家将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保障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供应,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特殊需要。并加大对民族乡、民族村和城市民族社区发展的帮扶力度。
此外,我国将大力推进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大民族自治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有序流动。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发展和规范各类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将得到更有力的保护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吴晶晶 崔静)根据国家民委29日发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发掘、整理和展示宣传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表示,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仍然缓慢,不能满足抢救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按照《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要求,我国将依托民族文化遗存丰厚的城镇、村寨,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或文物资料保护展示中心。营建少数民族文化社区和文化生态区,有计划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保存完整的少数民族自然与文化生态区。
我国还将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少数民族古籍,按民族分卷编纂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加大少数民族文物征集和收藏力度,建立少数民族实物资料数据库。同时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
此外,我国将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建立少数民族文化队伍培训网络基地,采取远程培训、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办好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及少数民族重大传统节日集会。
我国将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李菲 吴晶晶)根据国家民委29日发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我国将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继续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继续做好为西藏、新疆选派干部工作。
《规划》指出,要加大民族高等院校选调优秀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力度。制订和实施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少数民族党政干部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实施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加强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数量、改善结构、提高素质。
《规划》提出了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鼓励、支持、吸引各级各类人才到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创业,贡献聪明才智。
此外,我国将加强民族自治地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选派少数民族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加强民族自治地方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强化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