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简单明了 供暖有了气象指数
“今天(12月5日)白天城区和东南、西南部地区的供暖指数都是1,天气不太冷,应少量供暖;西北和东北部地区的供暖指数都是2,天气比较冷,室内的温度较低,应适量供暖;东北部地区的供暖指数是3,天气很冷,室内的降温幅度较大,应加大供暖量。”自11月15日开始全面供暖以来,不仅北京的供热单位,北京市的普通市民也可以在当地主要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每日“供暖气象指数”。

庄庆鸿绘
据北京市政管委供热办主任郭维圻介绍,北京从2003年开始发布供暖气象服务信息,通过简洁明了、大众化的气象服务信息对冬季供暖进行原则性指导,变凭感觉供暖为按指数科学供暖,既节约能源又保护了环境。据介绍,通过采用供暖气象指数,北京供热可以达到7%—10%的节能效果。
据悉,为了实现2010年北京供热系统平均能耗下降10%的节能目标,除了在全市推广供暖气象指数服务外,北京还结合目前的供热状况,全力推进供热节能五大工程:推进供热系统节能改造,采用气候补偿技术等提高供热效率;加大老旧管网改造,减少跑冒等浪费现象;推进热计量改造,到2008年对政府机关、大型共建等率先实行按热计量收费;推进建筑节能;加强供热资源整合,优化供热结构。其中,仅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程一项,将节能15%以上。(记者罗彦、王建新)
哈尔滨: 自动监测 供暖得靠节能技术
记者从哈尔滨市环保和气象部门获悉:通过几年的技术储备与试验摸索,哈市供暖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研究取得新突破。今冬,哈市将全面推广这一气象节能技术,环保和供热部门要求市区90%的供热企业从12月起,根据气象节能指数调整用煤量,达到最佳的供暖温度和节能减排效果。目前,推广气象节能工作已被哈尔滨市政府列入2007年重点工作。
据哈市环保局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大量小区的供暖锅炉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往烧煤供暖采用的是“定性估计”的粗放模式,一般是“每天烧两三遍火、每遍烧一定时间”,没多少科学依据。随着供热商品化改革的进行,供暖企业也要尽可能地节约成本,气象节能的需求普遍存在。
据悉,哈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和市供热办近年联合开展了气象节能技术的研究。据气象节能课题组负责人、哈尔滨市气象局副局长郭家林介绍,气象条件中如气温的高低、太阳辐射的多少、风力的大小都对室内的气温产生较大影响。几年来的研究试验表明,依据气象数据“看天供暖”,节能效果可达到5%。哈尔滨气象局经过多年论证研究,完成了哈尔滨主要供暖单位气象节能模型和曲线图。
今年,哈市环保局等单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可根据用户及锅炉房室温传感设备,传回的实时温度和供回水温度等数据,通过微机指挥平台实时调节户与户、楼与楼、回水通路之间的热平衡,并利用气象部门提供的节能供热模型调整用煤量,优化供热单位的工作。该项研究目前在哈市道里区地德里小区进展顺利。(记者曹红涛)
长 春: 节能减排 供暖企业降低成本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长春尝试过“看天供暖”,最初的出发点是降低耗煤量,最近几年,供热都市场化了,对于是不是要“看天供暖”,政府一直没有明确的要求,完全由供热单位自己决定,长春市房地局供热管理办公室主任郑海义说。
记者了解到,在长春热力集团和长房集团一些大的锅炉房,已经安装了热网监控软件,进行“看天供暖”。在东卉锅炉房电脑监控室里,安装了热网监控软件。这套软件上能显示当天的气温数据,对各个监控点、换热站的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也都有显示。操作人员说,用这套软件能根据天气情况,调节燃煤,也能及时地调整用户的室内温度。
长春热力集团生产部的一位殷姓调度人员对记者说,企业进行“看天供暖”,首先看重的是这样能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也起到了节能减排降耗的作用。
据了解,长春市热源分散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存2300座小锅炉房,今年长春城区冬季采暖期为167天,从今年10月25日到明年4月10日,城区总供热面积90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7315万平方米。明年长春市将试行计量供热,居民有望用多少热花多少钱。(记者孔祥武)
快评:弹性供暖,难吗?
即便在漫漫冬季,有的日子也是艳阳高照,然而总是“高烧不退”的供暖,让我们在房间里,无奈地忍受着冬天里的“三伏天”。
住户感到舒适、节约能源资源、压缩企业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看天供暖”的好处多多。但眼下真正实行“看天供暖”的城市并不太多,很多城市在整整一个冬季里,任气温如何变化,供暖强度却一成不变。
根据气温变化、实现弹性供暖,不仅使类似“穿着棉衣吹风扇”的问题迎刃而解,更开阔了节能减排的思路和视野。应该说,“看天供暖”的技术含量并非“高不可攀”,让大多数城市迟迟不能实施“看天供暖”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的、图省事的供暖理念。
身边的小事,也许就是节能减排的突破口。我们天天喊“节能减排”,却忽视了习以为常的冬季供暖中,蕴藏着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只要转变观念,“看天供暖”绝对不难,更多简便的节能方式也绝对不难! (唐 帅)

北京冬季供暖正式启动 抽样显示98%用户超过16℃
“18℃,您家室温合格!”11月15日上午,北京市市政管委供热办负责人来到市民家中测温。据统计,供暖首日98%的抽样测温用户室温超过了16℃。
11月15日,市热力集团供热的近1.2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全部开始正式供热。城郊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也全部点火,按照政府要求供热。市市政管委、市热力集团和各供热单位昨天均派人赴用户家中测温。
北京气象部门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发供暖气象指数
11月15日,北京迎来立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今晨8时的温度为零下1.1度,而历年同期还没有出现低于0度的情况。路上许多行人裹紧衣服加快了脚步,互相寒暄的话语多是“今儿真冷”。室内与室外的寒冷相比,就让人真切地感到什么是“温暖”——今天是北京正式供暖开始的第一天。
北京市气象部门从15日起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供暖气象指数,北京市民可以通过电视台的气象节目、城市管理广播、多家报纸、声讯电话等媒体了解供暖气象指数。
辽宁省首次向城镇“低保边缘户”发放供暖补贴
新华社沈阳11月28日电(记者任鹏飞、黄芳)记者从辽宁省政府了解到,辽宁今年累计筹集5亿多元资金,解决包括城镇“低保边缘户”在内的困难群众今冬供暖问题。这是辽宁首次向城镇“低保边缘户”发放供暖补贴。
据了解,今年入冬以来,辽宁各级政府积极为困难群众筹措供暖专项资金,省政府下拨了1.72亿元,各市筹集了3.6亿元。辽宁省规定,城镇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在其住房控制面积标准内分别按100%和60%给予供暖补贴。住房面积低于60平方米的,按其住房实际建筑面积给予补贴,超出60平方米的部分不予补贴。
青海省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确保城镇居民温暖过冬
为保证青海省广大城镇居民安全、温暖过冬,省建设厅对今冬明春的城镇供热采暖工作进行了部署和督导。
今年,在冬季供暖期来临之前,省建设厅就对西宁市、海东、海南等地集中供热企业供暖准备情况和安全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调研。之后,在调研省外热计量做法的基础上,确定了青海省城镇热计量供热模式并积极试点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方式;在缴费方式上,实行用热户直接向供热单位缴费的方式。同时,继续实施城镇低保家庭冬季采暖救助制度,健全救济措施,保证低保家庭安全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