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切实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陕西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面落实中央和我省新一轮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新,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机会。深入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年内基本消除家庭零就业。通过辅业改制等途径,妥善安置国企改制中的富余人员。积极完善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为就业者提供便捷服务。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解决拖欠克扣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完善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加快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强化市县两级政府养老保险责任,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养老保险新政策。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努力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多渠道筹集社保基金,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安全完整,规范运营,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按照“十一五”末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的目标,今年把低保对象月补助标准由上年的12.5元提高到25元,人数由37万扩大到80万,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更多的困难群众。
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问题。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长收入为目标,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1300个,搬迁贫困人口8.5万,解决4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实现60万贫困人口脱贫。实施“雨露计划”,安排5000万元,培训安置5万名贫困家庭劳动力。继续做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加快集中供养中心建设。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完善特困户、灾民、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加强法律援助,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打官司难问题。安排5%以上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廉租住房建设,扩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覆盖范围,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使更多的住房困难家庭住得到房、住得起房。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突出重点,强化对煤矿、非煤矿山、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和高危设备、公共场所安全的监管整治,预防重特大事故发展。严格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改进技术装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大对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严格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维护社会稳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各界矛盾。加强和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建立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认识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诉求渠道,把解决群众诉求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年活动,着力解决征地拆迁、非法融资、环境保护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编制和实施“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动应急预案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提高全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增强民族团结。认真做好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坚决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以基层平安为重点,加强社会职成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