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主持人郭卫民]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12月3号,再过两天是国际残疾人日,今天中国政府公布了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公报,为此我们今天请来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组长邓朴方先生,介绍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和近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心的问题。 [2006-12-01 10:15:44] |
|
|
|
|
|
|
|
|
[主持人郭卫民]邓朴方先生是大家都熟悉的知名人士,是中国残疾人人权和人道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国际残疾人运动的知名活动家,曾多次获得国际性的奖项,其中包括1987年联合国和平使者奖、1988年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和2003年联合国人权奖。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张为民先生,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程凯先生。 现在请邓朴方先生做介绍。 [2006-12-01 10:16:12] |
|
|
|
|
|
|
|
|
[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发言]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给大家介绍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 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以来,我国残疾人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掌握他们的最新实际情况,作为制定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及有关法规、政策的重要依据,国务院批准于2006-200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2006-12-01 10:18:23] |
|
|
|
|
|
|
|
|
[邓朴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6年4月1日零时。此前的二年多时间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主要是组建调查机构、制定调查方案、确定样本量并抽取样本、修订残疾标准、培训调查人员、开展调查试点等。现场入户调查时间自2006年4月1日起至5月31日结束。期间,有738个调查队,2万余名调查员、近6千名各科医生及5万名陪调员,进入分布于全国城乡的5964个调查小区,逐户进行询问登记、筛查和残疾评定。全国共调查了771797户、2526145人,入户见面率为83.46%,7岁以上人口疑似残疾人筛出率为15.66%,医生对疑似残疾人的检查率达99.15%。 [2006-12-01 10:19:21] |
|
|
|
|
|
|
|
|
[邓朴方]调查的内容包括全国及各省(区、市)各类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生活状况以及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情况。调查使用三种主要调查表:一是《住户调查表》,主要调查被调查小区全部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其社会经济特征;二是《残疾人调查表》,通过调查和检查,确定残疾人的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和致残原因,了解其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和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及主要需求;三是《社区调查表》,主要了解社区服务资源方便残疾人利用的情况。调查项目共有52个,调查重点是残疾人的致残原因、生活状况及其主要需求。 [2006-12-01 10:19:57] |
|
|
|
|
|
|
|
|
[邓朴方]现在调查的主要数据已经汇总完成。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其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等具体数据在给大家的散发材料中已经写明。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比,这次调查的残疾人的总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及各类残疾人数量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散发材料对此做了简要说明,更深入的分析有待详细数据汇总出来和更全面的资料收集后进行。 [2006-12-01 10:20:39] |
|
|
|
|
|
|
|
|
[邓朴方]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政府历来关心残疾人,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20多年来,采取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一系列重大措施,保障残疾人的权利,改善残疾人状况。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广大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也越来越好。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和对残疾人权利的保障,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 [2006-12-01 10:22:32] |
|
|
|
|
|
|
|
|
[邓朴方]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中国政府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又一重大举措。基于调查所获得可靠数据和丰富资料,有关部门将对有关残疾人的政策、规划、工作领域重新审视并做出适当调整,提出进一步加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意见和措施,以更加务实的行动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共享。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06-12-01 10:22:57] |
|
|
|
|
|
|
|
|
[郭卫民]下面进入提问阶段。 [2006-12-01 10:22:55] |
|
|
|
|
|
|
|
|
[香港文汇报记者]请问邓主席,我刚才看到材料,这次调查得出的残疾人人数比1987年的第一次调查人数有比较大的增长,您能说明一下其中的原因吗?谢谢。 [2006-12-01 10:27:56] |
|
|
|
|
|
|
|
|
[邓朴方]是的,这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人数比1987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是很引人注目的。这次是8296万,1987年的标准时间也是4月1号零时,当时调查的人数是5164万,总的增加量是3132万。初步分析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1987年时,我国人口不到11亿,大概10亿多,现在已经到达了13亿,如果按照当时的残疾比例4.9%算下来,19年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的因素应该是1250万人,如果比例不变,就是人口增长的因素,也会增长1250万人。二是中国人口的老龄化。 [2006-12-01 10:28:31] |
|
|
|
|
|
|
|
|
[邓朴方]2005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是11%,比1987年增加2.5个百分点。这次抽样调查的结果,60岁以上的老年残疾人增加了2365万,占到总的增加人数的75.5%,这是最大的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残疾标准的修订、测试的手段、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等等。 要说明的是,残疾人既有增加的因素,也有减少的因素,总的看来增加的数量是比较大的。 [2006-12-01 10:28:21] |
|
|
|
|
|